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思贤实小中数组开展本学期单元整体教研活动

2023/6/30 15:18:44  阅读:89 发布者:

发展空间观念

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思贤实小中数组开展

本学期单元整体教研活动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技能。图形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中年级的学生思维正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起步阶段,组内老师们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具体地、充分地、有效地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图与形的结合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才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本学期我们中数组以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为例,首先制定以单元整体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计划,在集体备课中优化单元教学路径,创设给予学生更加整体的、系统的、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体验,全面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两大主题之一, “面积”作为一个测量结果,是对测量物体的数学属性的表达;测量是认识单位的重要手段与过程。在教学中如何建立数学概念,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呢?三年级的老师们积极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

钱丹丹老师

《面积的含义》一课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过程中,深刻理解面积的含义。本课采用“情境引入,初步感知面积→多重体验,建立面积概念→多次比较,加强面积概念→学以致用,丰富面积概念→精华提炼,畅谈学习收获”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经历“面→面的大小→面积”的体验和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任恒飞老师

《面积单位》一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过程中,深刻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习、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又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面积单位,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沈佳怡老师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教会他们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快速联想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敏捷,遇到相关的问题,能“迎刃而解”。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尊重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吴聪聪老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明确自己的设计理念: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多层次、多角度体验获得概念的过程。2.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3.设计多层次的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又可以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设计有效操作活动促进概念建构,引领学生整体把握图形本质特征?四年级的老师们各有办法。

袁秀英老师

《认识三角形》一课通过“指——画——说——思”的探索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三角形的概括性认识,即“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陆晓青老师

在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时候,先给出两条边的长度:3015,并在黑板上摆出相应图形,只空出一条边,让孩子们思考:第三条边如果是5,能否围成三角形,尝试说出理由,经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初步的结论:第三条边加上15只有大于30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此抛出下一个问题:和只要大于30就行吗?第三条边的长度可以无限长吗?长到什么程度,又不能围成了?让同学反向思考,锻炼灵活性。

陈静佳老师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学生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通过三种方法(量角器量、折拼、撕拼)去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活动过程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首先学生提出用量角器测量,发现测量容易产生误差,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他们又想到了另外两种方法,思维开始灵活变通,不仅仅局限在量角器上,更学会了从三角形本身出发,把三个内角放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就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翁敏芳老师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特点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大胆地讨论分析、表述自己的想法、概括归纳知识点,教师适当地引领完善知识。

张初冬老师

《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设计认知路径。让学生根据自己心中平行四边形的“样子”来调整图形,在几何画板上将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调整成平行四边形。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引导学生聚焦“调整”目标,学生可用“平行”来描述心中的“样子”,这样就可自然给出平行四边形的“明确说法”,同时加深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将有意义地接受“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王秋妍老师

《认识梯形》一课在教学中给与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探索的空间,感悟的时间,加深了学生对图形本质特征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的学习中“空间观念”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图形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品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数组的老师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始终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潜心钻研,积极实践,力求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转自:“思贤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