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刘铭:用心去铸就心灵
2023/6/30 14:30:05 阅读:67 发布者:
1
2020年9月14日,我荣幸地跟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龙泉学校,在这里,我即将度过我的实习支教生活。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能够在实习期间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攒教学经验、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
翻山越岭的颠簸,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群山环绕,空气清新,眼前尽是美景,舞蹈课、美术课、音乐课、书法课……一节节精心准备的课程,受到孩子们的认可,内心的喜悦将疲倦一扫而空,面对如此可爱的一群孩子,怎么会感到疲倦呢?
支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可能我们的出现会对孩子们产生影响,我们的言辞会激励他们认真向上。同时我觉得支教不能只靠一腔热血和满腔激情,重要的是你到底能教会孩子们什么?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教他们?在我看来支教或许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知识,更多的在于释放他们天性中的求知欲、好奇心和那种纯粹单纯的小美好。
在教学中我能深刻感受到学生对舞蹈的喜爱,虽然他们在舞蹈方面是零基础,虽然在开始时都很羞涩、动作有点僵硬,但我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喜欢舞蹈的,一直在努力学习,挥舞着手臂尽力地去模仿我所示范的动作。作为老师,看着天真、纯洁的他们,让我的信念在和他们的接触中逐渐坚定。
在支教的这段时光里,我经历了许多从未经历过的事,这些经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开始上课的羞涩拘谨到现在课堂上的谈吐自如,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步步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龙泉学校给予我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面对这么多天真的面孔、第一次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问题、谈心、第一次以教师的角色进行监考,这些都是我在成长岁月里的一笔财富。
经过这一次的支教,我更加明白了老师这两个字的意义,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讲述人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陪伴在孩子身边,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这里的孩子都有着一颗单纯赤诚热情的心,但是他们的生活限制了他的想象,他们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只想着能够去别的城市看一看,想着去上海看一看东方明珠……因为家里条件而限制了孩子们发挥的空间,他们本可以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茁壮成长,展现自己的风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所能想到的是,让孩子喜欢上这堂课、让孩子们喜欢自己、相信自己,其实比什么都重要,无法否认,教师的亲和力,孩子的学习气氛,往往和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孩子常常会因为尊敬喜欢某个老师,而有意识地增强着自己的学习责任心,愿意学习他们喜爱的老师的学科,实践发现这并不简单。
现在时代在变,孩子成长的环境也在变,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会改变?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架子”,构建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平台,少一些成人的标准,学会揣摩孩子的心理,多一些与孩子的沟通。开始很难,过程也很坎坷,经过实践我还是收到了几份满意的答卷。这让我很感动,也在暗下决心,但真的有个别孩子太“顽固”,我也时刻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天使,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用善良唤醒善良,用心去铸就心灵。我们老师身上所肩负的是使命也是责任!
临行之际,当时的我站在宿舍窗口,眺望远方的山峦,看看湛蓝的天空,离开龙泉学校的那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晴天,最后一次,感受高山的烈日;携带大包小包,站在龙泉学校的门口,最后一次环顾四周,欣赏远处的山峦,呼吸新鲜的空气,从此,内心里住着一群小小的人,生命中结交了一群有趣的灵魂。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某时与你们重逢!
此次实习的结束,它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一段重要的经历,我愿意乘风以破万里浪,让热情持续!故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理想在彼岸,我必守佳本心,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刘铭,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曾担任2019—2020学年度担任舞蹈学院学生会分管负责人;在“爱在远山”2018年、2019年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精准扶贫活动中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连续三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综合三等奖学金”;荣获2018—2019学年西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2020年秋季学期“援教顶岗”支教实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实习生”;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实习支教“优秀学生”。
转自:“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