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乐研 | 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第25次牵手我校语文组和丁宏喜名师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

2023/6/27 17:45:24  阅读:72 发布者:

613日上午,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第25次牵手仪征实小语文组和丁宏喜名师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在实验小学乐仪学堂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探索,特邀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专家马琴老师莅临指导。活动由工作室刘广琴老师主持。

课堂观摩

第一节课,我校语文组高平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伊始,高老师借助学生游天乐湖的照片和相关征文活动创设了“学写游记”的任务,接着设置了“走进金华的双龙洞”“理清游双龙洞的顺序”和“初试显身手”三个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理清游览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和写法,最后学以致用,让学生自主画出游天乐湖的路线图,仿写出过渡句,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课严仪林老师执教《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严老师先以“举办班级趣味故事会”为驱动性任务,让学生走进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的故事中,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学习有条理地复述。接着重点教学裁缝和顾客第一天的对话。严老师先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急性子顾客的语言、动作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再通过感情朗读表现人物特点。然后迁移学法,学习慢性子裁缝的相关描写。这一环节中,学生学会在复述的过程中加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使复述生动。最后,学生变身裁缝店“老板助手”,讲述今日见闻,学习有创意的复述。

自评互评

自评环节,两位老师就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教后感受做了详细阐述。

高平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游记属于实用文,与学生学过的生活日记、观察日记一脉相承,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落地,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设置真实的任务,安排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与文本及生活的联系。这需要教师潜下心来研读新课标,研读教材,关注学生,也关注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谈及磨课经历,高老师坦言教师在辛苦的探索过程中,要学会种好自己的心田,发现自己的优点、亮点,不断积累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严老师围绕本单元要素,让孩子先感悟文章,再进行复述,抓住人物动作语言,通过关键词句层层递进。最后让学生化身裁缝店老板助手讲故事,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为课文复述做好准备。严老师直言通过准备这堂课,自己对于复述概念更加清晰了,也收获到了很多。

互评环节,工作室胡霞老师和郭赟老师先后从不同角度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胡霞老师的评课主题是《切于实际,利于生活——评高老师的游记教学》,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是目标定位准确。依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功能定位、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课后习题及交流平台四个方面的要求,高老师将目标定位为:理清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能试着画出简单的路线图。聚焦作者是怎样写好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加自然的。迁移文中写法,为天乐湖画游览路线图,学写过渡句。这样的目标定位很准确。

二是情境创设真实。《新课标》明确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应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基于此,在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应更加重视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高老师上课伊始便创设情境,并注重把握情境连贯性增强学生代入感。

三是活动选择有效。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教师需围绕学习主题与学习任务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依据“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念,学写游记的学习任务,高老师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分别是走进金华的双龙洞、理清游双龙洞的顺序和初试显身手。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学生学有所获。

四是评价方式多元。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时应关注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高老师注重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郭赟老师也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严老师抓住了故事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朗读。本文题目里含有一组反义词,它们正好表现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所以严老师在教学时反复引导学生读出慢性子裁缝“不紧不慢”和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的性格特点。课文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非常传神,通过这些描写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朗读时把这些描写很好的表现出来,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带以动作、表情、语速、语调,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体会两种不同性格,熟悉了故事情节,理解了故事所要表明的道理。

专家点评

在大家的阵阵掌声中,我们迎来了专家点评环节。马琴老师从三个方面开展自己的评课讲座。

首先,马老师分析了教材中有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安排。这类文本一定是跟我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于这一特性,马老师认为教材中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相关的文本有以下几类:一是习作单元。二是口语交际。三是阅读策略单元。单篇文本文体不同,但放在单元中,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课标里面明确提出来的留言条、书信等应用类的写作。它们穿插在单元写作或者语文园地中。

接着,马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了细致的点评,为我们指点了迷津。

关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马老师评价高老师的教学扎实,有情感,相信高老师有这样的激情,未来会更美好。接着从三方面做了点评:第一是基于真实性的问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核心是“用”,学生所学所练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用得好的,实用性的语文能力。同样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也是“用”字。从日常生活的真实的问题出发是本任务群教学的关键点。高老师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第二是教学目标很清晰,重点非常突出。第三是备课细致严谨,非常用心。比如说石笋、石钟乳

的使用,很恰当。

关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马老师认为严老师的课有两点做得非常好。一是重视真实的情境。真实分为现实的真实、有可能的真实和虚拟的真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侧重现实的真实和有可能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在“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中使用较多。二是重视孩子的表达。如严老师关注课后习题——分角色朗读,既是课后的要求,也是复述的基础。

最后,马老师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进行对比,发现“交流”与“表达”最大的区别是:交流是有互动的,表达是自我的表达。马老师建议我们今后教学这一任务群的时候,要有这个理念。马老师还强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为生活学语文,弥补了过去的缺憾,是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客观需求,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活动最后,丁宏喜副校长作研修总结,丁校提出要追求理解的教学,教学中要多思考什么知识最重要,多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重视积极的语言实践。最后丁校给老师们分发了两本工作室暑期共读书目:《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身边的植物朋友》,勉励老师们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名师引领助成长,乘风破浪万里航!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工作室老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体教师将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伴的互助中,不断探索学习任务群的课堂表达,共书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转自:“仪征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