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育人方式变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威海教育名家(鞠文玲校长)工作室活动研讨纪实

2023/6/27 17:13:08  阅读:77 发布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行动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分享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为进一步推动机制创新、理念更新、育人方式变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615日,威海教育名家(鞠文玲校长)工作室在荣成市实验小学开展“推进育人方式变革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和工作部署三大板块。

经验分享 携手同行

成员:王燕《指向育人目标的生态课程设计与实施》

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是学校构建与实施新课程体系的价值引领与行动指南。如何认识?如何思考?如何实践?王校长从“生态育人”着眼,强调课程建构的整体性,整个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出适合时代语境与校情的实践路径,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经验表达。

成员:刘晓瑜《探寻博雅师生成长的基因密码》

刘校长以学校发展、师生成长基因密码为切入点,从课程构建、课程实施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在育人方式的校本变革中如何推动实现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整合统一+动态生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先明思路,再高效行动,构建“共同体”运行机制,形成“大兵团”协同攻关行动范式。

成员:张红云《多元融合实践育人: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育人的路径方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校长从提出的背景入手,介绍了学校依托乡土资源优势,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环境创设,如勤俭民风的传承、民俗习惯的传承等,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多元融合、实践育人,构建乡土“家”文化、乡土种植课程等系列特色课程。在扎根乡村学校,推动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融合育人方面取得社会各界认可。

成员:王军钊《指向小学生审美情趣提升的传统纸艺活化路径与教学策略研究》

王校长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交流。交流中,王校长详细解读了学校幸福教育理念,介绍了学校深耕传统纸艺化路径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积极探索美育育人方式变革的路径。学校以纸为媒、传承创新、成果丰硕,在凸显特色课程品牌的同时,改进育人方式,优化实施策略,学生审美情趣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成员:樊景丽《在“行走”中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

樊校长以问题“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如何在生动直观的体验教育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背景,分享“行走的思政课”让课堂鲜活走心入魂,从课内走向课外,把德育小课堂转化为实践大课堂,在生动直观的体验教育中坚定“四个自信”,在潜移默化的实践教育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心有担当、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成员:袁宁《全学科育人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

袁校长分享学校注重运用全学科推进的策略把主题综合课程打造成了学校“成长教育”的品牌活动,通过整体设计思路、实施策略及实践价值把齐心协力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将主题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凝结成了学校的文化,积累了可借鉴可应用的育人成果和实践经验。

成员:姚芳《基于STEM理念的家校合作育人实践》

姚校长谈到,学校紧扣两点,凸显核心素养, 凸显学段衔接。开发构建“码头小学食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食育常识课和食育实践课两大类,课程螺旋上升,横向延展,纵向深入。注重学生的饮食习惯的培养。课程实施中以优质问题为支点,启发学生动脑预想、动手探究、用心分享,提炼“一提、两路、三联、四合”实施路径深入推进课程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专题讲座 学思并行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荣成市实验小学鞠文玲校长作题为《指向素养本位的学校课程改革》专题讲座。鞠校长从何谓走向素养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当下学校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走向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她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剖析,针对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导向的学习借鉴、行动实践、反思评价和行动改进。特色课程建设和深度课堂实施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通过此次工作室交流研讨活动,各成员校长敞开心扉、共享智慧,分享着学校的发展策略和成长心得,相信大家都能彼此吸纳经验,助力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继续前行!

转自:“荣成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