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课堂 | 研磨复习课,温故方知新
2023/6/27 14:27:01 阅读:69 发布者:
如果新授课是“画龙”,那么复习课就是“点睛”。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也就成了我们教学的重点。本次课堂展示的是叶娟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认识方程》。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是学生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在新授课时,孩子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采用跷跷板、画图、写式子等多种方法,理解与方程有关的概念,把握方程的本质。并利用天平模拟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达到发展代数思维的目标。那复习课该如何上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叶老师的课堂。
一、以思维导图为载体,
形成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
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思维导图唤醒记忆,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利于形成数学学习的结构化思维。课上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优秀作品展示交流,分享学习。
二、以闯关易错题、
典型题为导向,达到运用提升。
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叶老师设置了闯五关:判(是否是方程),写(含有字母的式子),说(等量关系),列解(方程),解(方程)。
叶老师设计的闯关情景,帮助学生进一步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数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自主发言,
分享交流的方式说收获。
课堂上叶老师放手让孩子自我整理设计思维导图,分享交流,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在复习课上能够温故而知新。
课后叶老师进行了说课。数学组的老师也进行了深刻教研,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指出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复习课的“天窗”,让学生自己学会瞭望,就可以看到外面全部的风景,欣赏全新的数学世界。复习课中,教师要学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整理、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就会在知识的完善和整理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理想境界。让孩子看得更“远”一些,才能真正开阔孩子的学习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增长新的“见识” 。 复习课要由“教师设计”走向“师生共同设计”,为孩子打开一扇新的“天窗”,让熟悉的数学学习也有新鲜的“空气”,也能让学生看到数学美丽的远方。
一路求索、一路感受、切磋琢磨、欢歌前行,我们将在数学的星辉斑斓里寻觅教与学的最优解。
转自:“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