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梦启航
携手教研促成长
春日●教研
为了进一步探索“问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绣湖小学综合二组的英语、科学、信息老师开展了问学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学生在“问学课堂”中,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者的身份进入项目情境,积极参与系列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妙趣横生英语组
杨俊兰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Unit 4 A Let’s talk, 以优美动听的主题歌曲导入,学生初步感知,引出话题。巧妙运用主情景图,自然创设Wu Binbin's father and grandpa visit the school这一情境,贴合生活实际,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通过Let's try进行听力训练,用好吃透听力文本,为对话的学习做好铺垫。再开展对比学校的变化、预测文本内容、梳理整合信息、巩固拓展运用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胡凡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Unit4 Let's spell语音课,秉承新课标课程理念“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聚焦“人与自然”主题范畴下的“We love animals”,以新朋友Mr Dog的语篇呈现来串联本课语音知识,巧妙地把字母O的发音规律融入其中,引领孩子们在新朋友的结识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在语篇主题学习中实现思维的递进发展与语言知识的巩固。
蒋苏萍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Unit2 Last weekend A Let’s talk一课。蒋老师以单元歌曲导入话题,通过讨论周末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蒋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学生自主提问,并讨论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从输入到输出,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渗透,情感的培养。带领学生探寻丰富多彩的周末生活的主题意义,深化了英语学科育人的目的。
陈莹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Unit 4《My school calendar》中B Let’s talk一课。在课堂上,陈老师结合学校的生活实际,利用学校将开展的读书节,篮球比赛等导入话题,再通过讨论学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整个教学系列活动中,秉承了从生活到课本,再从课本延伸到课外,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系列活动中解决问题。
阳春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 A Let's spell语音课。本节课依托课外绘本故事《York’s horns》,以主人公York为主线,学生在认识人物、欣赏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语音、探究语音规则、运用语音规则并拓展课外阅读。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感受字母组合or的发音、勇敢探索or的发音规则、并归纳总结字母组合or的两种不同的发音规则,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学生逐步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学生在拓展阅读绘本故事《York's horns》中运用了字母组合or的语音规则,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刘丹丹老师执教的是四下《Uni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教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farm trip”为主线,设计了Mike 与 Sarah 参观农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导学法”,出现3W “Who?Where?Whose?”运用所学语言根据
内容进行提问,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呈现真实的语境。在教学文本对话时,教师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听力任务,通过听音、选择,帮助学生建立单词的音和形的联系,进而领会对话谈论的核心内容,促进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学生了解了故事核心片段发展的先后顺序,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在最后的输出环节,设置了帮助MacDonald售卖蔬果的环节,将本节课拉到了高潮,同学们热情澎湃,积极参与,把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趣味探究科学组
王鲜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产生气体的变化》,王老师选择厨房中常见的物质混合,运用对比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同时运用创新实验,使用气球和锥形瓶收集反应产生的新气体,让学生对于“化学变化”建立更深的理解。整节课教师灵活运用了“先学后问、以问促学、学练结合、迁移提升”的教学特点,师生在“问与学”中,引发双方的思考和回答,提升思维的高度。本节课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活跃,实效性强。学生既充分理解了相关概念,又对深入研究物质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吴文凯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吴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使学生对电路的概念有了全面的理解,明白了电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连接。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检测方式,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排列方式进行不遗漏、不重复、高效率、准确的测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测试结束之后,安排学生通过测试结果对接线盒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行推测,并画出电路连接示意图,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溢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增加船的载重量》。张老师积极运用了“以问导学”、“以问拓学”的教学模式,精心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精细化设计、并按具体设计尺寸来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最终通过测试得出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通过有效地提问,并及时地追问,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出分隔船舱也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等。整节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孙帆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她以学生对水的三态认知为基础,通过观察景物
让学生思考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接着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比较不同阶段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使学生深化科学概念——“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孙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分析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推进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别具一格信息组
刘贵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循环嵌套》。上课伊始,刘老师就提出问题“给你一支笔,你能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红色的线段吗?”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画图需要设置笔的粗细、颜色、初始位置、结束位置等知识点。刘老师谆谆善诱,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萌“问”、想“问”、敢“问”、会“问”、乐“问”、善“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刘老师巧妙的问学设计让课堂学习真实地发生,充分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
陈倩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制作宣传海报》。陈老师通过探问思学试练,究问促学善练,辨问拓学巧练,积极构建“三问三学三练”问学课堂。整节课以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和问学思辨为主,主要通过学生探究产生问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解决问题。课堂上不停地产生新问题与探究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达成学习目标,提升信息学科核心素养,还学习本来的样子。
陈雪梅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循环嵌套》,在“问学课堂”的教学理念下,创设“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真实情境,请同学们来解决“如何指挥Scratch画出一朵花”问题,以此引出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究。借助“循环嵌套学习单”,学生将Scratch的画图原理与生活中的画笔知识产生联结,开展“我说你猜”小游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尝试在Scratch中绘制线段,基本图形,复杂图形,难度逐步递增,学生一步一步摸索出Scratch的画图过程。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问导学,重视实践性、研究性,实践了问学课堂的教学理念。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课堂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阵地,也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综合二组老师们通过组内教研,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每一次研讨都给老师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研无止境,携手同行!
转自:“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