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研训】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我校承办浙师大国培班重庆市小学音乐名师培养对象培训培训活动
2023/6/27 11:23:34 阅读:79 发布者:
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教学品质
6月5日,浙师大国培班——重庆市小学音乐名师培养专题研修活动在义乌市新丝路学校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是来自重庆市60多名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及义乌市刘河仙名师工作室成员。
彝 家 娃 娃 真 幸 福
第一节课是由义乌市新丝路学校熊瑛老师执教的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唱游教学《彝家娃娃真幸福》。
熊老师整堂课创设出彝家儿童参加火把节的情境。在学唱歌曲部分,通过聆听歌曲,整体感知“阿里里”所带来欢快的情绪,用拍手等声势律动来表现“阿里里”欢快的节奏,从而引出“2、3、5、6”这四个音符模唱练习。熊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在唱、动、演中借助手铃、纱巾调动学生的听觉、动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综合表现音乐,充分体现了低年级唱游课堂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的理念。通过这节课,加深了学生对彝族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清晨
第二节课是由义乌市新丝路学校的楼嘉欣老师执教的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歌唱教学《清晨》。
楼老师以探索声音为主线展开教学,从创设大自然的情景入手,设计了创编声势律动、发声练习、音阶模唱、二声部合唱等教学环节。学生从生活中联想创编律动,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师生合作中学会了歌曲,感受了乐句之间的关系和音乐要素的作用。
小白船
第三节课是由义乌市义亭小学、工作室成员丁晓雅老师执教的人音版五年级下册合唱教学《小白船》。
丁老师以朝鲜童谣音乐要素节拍的特点展开教学,从核心要素的节拍入手,设计丰富并具有梯度的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音色、音乐情感的呈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学生在课堂中乐于参与活动、善于表达音乐情感、喜于音乐创造,并且运用知识的迁移,完成单元化歌曲学习任务表。
评课环节
下午进行说课评课活动。先从三位执教老师的说课开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从组织实施到目标达成、从课前准备到课后反思,围绕着课堂中体验活动的设计和学生的素养培育所产生的思考向大家进行了阐述。名师班的学员们分组进行了交流研讨,思维碰撞,五位学员代表还进行了交流分享,为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献言建策。大家既阐述了三节课的亮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学员们的学习氛围浓厚,彼此有效地交流互动,开创了班级同心协力、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专题讲座
工作室导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河仙老师给我们带来《核心素养发展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刘特首先对今天的三堂课做了点评,指出教学中音乐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更要考虑目标的达成,素养的落地,对一些为了形式而形式的活动要坚决弃之。接着,刘特围绕音乐教学中多元感官联动和多维互动参与的理论认识、结构框架、操作策略、教学注意事项等展开阐述,有理论有实践,让现场重庆的老师们深有共鸣。
通过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的平台,创造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教师音乐教学水平,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宁静方能致远,厚积才能薄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教师们定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继续为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自:“义乌市新丝路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