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智慧碰撞,传统与现代融合——青岛市小学劳动校本化实施研讨活动
2023/6/21 11:24:04 阅读:102 发布者:
劳动与智慧碰撞,传统与现代融合
青岛市小学劳动校本化实施研讨活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这个收获与播种的时节里,青岛市小学劳动校本化实施研讨活动在我校召开。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劳动教育研员马伟林、各区市劳动教研员和骨干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冷娟老师执教的《活字印刷术》一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细节之处处理巧妙。通过课堂交流,学生了解到了从古至今我国印刷术的演变,感受到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动手实践环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感受印刷术的神奇,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的聪明智慧。冷老师还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将学生的合作操作过程及学生作品实时投屏,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有关印刷术的知识,还掌握了活字印刷的技能,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初步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青岛镇江路小学倪琛老师为大家展示的是《模拟制作家庭储能系统》。本节课倪老师让学生在了解储能技术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到室外的操场上制作模拟家庭储能系统,体验新技术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借助平板资源推送,同学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在劳动中的创新发展,为我们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同时愿意身体力行做到节能减排。
向阳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厨艺展示。
01
七彩饺子
包饺子时,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擀皮,有的包馅,有的摆放,一个个都拿出看家本领。同学们看着自己包出的饺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包饺子的经验。
02
水果拼盘
进行水果拼盘的同学们独具匠心,根据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进行搭配,无论是摆造型、配色彩还是放点缀,同学们都一丝不苟地进行设计。经过同学们的创意拼摆,看似简单平常的食材,也变成了一幅幅更加生动的画作。
03
花样馒头
拿到发酵好的面团,同学们开始了创意制作。颜色各异的面团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个馒头都是一个灵动又鲜活的艺术品。
04
包粽子
恰逢粽叶飘香时,同学们也走上厨艺展示台,开始了包粽子的活动。“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紧,五扎绳”,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努力让手中的粽子变得精致又饱满。看到自己包好的一个个粽子,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真幸福。
经验交流
胶州市向阳小学孙建芳老师交流的主题是《“以劳育人”,精彩纷呈》。我们学校始终把“以劳育人“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出的总目标为核心,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学校教育特色,探索出了向阳小学劳动教育新模式——“3533”模式,即“三路径”“五融合”“三实践”“三体验”,通过课程引领、多维联动、农耕社团、主题引领、多元激励等方面,助推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在“3533”劳动教育新模式下,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世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麻兰小学李娜老师为我们分享交流的主题是《多彩劳动,遇见“莓”好》——麻兰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结合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麻兰小学挖掘本地的田野资源,开发了五个劳动校本课程,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开展了“劳动争章”活动,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系列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互动评课
互动评课环节中,九联小学赵丽老师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等角度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两位执教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到做再到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胶州市昱华实验小学李娟娟老师从劳动的育人价值出发,结合自身实际与大家交流劳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青岛永宁路教育集团王媛老师结合劳动新课标要求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点评。本节课在关注学生劳动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从活字印刷术到现在数码打印的新技术发展过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青岛中学的顾哲荣老师从技术方面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传统活字印刷术与现代储能技术的交流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广度。
活动总结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劳动教育研员马伟林作活动总结。马老师提出要依据课程标准来构建自己的劳动校本特长,才能真正的把劳动落到实处。用信息技术来助力课堂教学是这两节课的亮点之一,而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是劳动教学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要善于借助技术来服务教学。同时,马老师指出开展劳动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科融合,这样能进一步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一次劳动教育与智慧教学的碰撞,一次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这场精彩的劳动盛宴,让每一位老师都收获满满,我们相信在各位专家老师的引领下,在一线老师们的交流与探索中,小学劳动校本化实施会走向质量更高、更好的发展。
转自:“小学科学综实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