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评价前沿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2023/6/20 16:51:49  阅读:8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E智慧诊断评估 ,作者E智慧可爱小编

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作者: 斯夏

在一次高中地理课上,围绕大气循环问题,老师组织我们做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建构着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展示环节,老师让每位小组代表回答事先布置好的问题。 当听到和标准答案相似的回答时,老师微微点头,并简单地回复“好、不错”等评价语; 对另一些回答得没有那么精彩的小组,老师则不予评价。

我就是被不置可否的小组代表之一。 面对老师的反应,我很疑惑,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待所有小组回答完问题,老师逐一解答自己布置的问题,但他只是结合标准答案做出一些解析,至于先前小组代表们的回答中哪些值得肯定、哪些有明显的需要更正的错误认识,老师完全没有提及。

这样的评价有效吗?

从上面的小组合作中可以看到:

第一,教师的反馈较为简单,学生无法从“好”“不错”等评语中了解自己的回答究竟好在哪里,又是否还有疏漏,更不要谈,为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可以继续沿着哪些方向做进一步地探究和思考。

第二,评价标准单一,注重学生回答与标准答案的一致性。 这样的评价既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关注,也缺乏对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以及由此触发的学生个体的真实思维过程的关注。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但从上面描述的评价活动来看,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略显不足,书本知识成为师生参与评价活动的中心。 如此评价,教师难以支持学生克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际交往和认知上的困难,也难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激励,更难以树立素养导向的学习观念。

有效指导小组合作

教师可以这样做

第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与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时关注“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两个维度。 其中,关于问题解决,主要维度可以包括探究和理解、表达和形成、计划和执行、监控和反馈等,关于团队协作,评价视角可以包括团队建设与维持、分享观点并达成共识、采取合适行动解决问题等。

第二,基于清晰的评价标准开展真实性评价,培养核心素养。 教育应培养核心素养而非仅仅传授知识,已经成为21世纪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品格和能力往往是复杂的,可能是多种情感态度及技能指标的综合应用。 评价核心素养,首先要创设真实的学习和任务情境,其次,可以将学生在该情境下展现出能力或品格的多个侧面的典型表现抽离出来,刻画成有梯度的评价量规,帮助师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现实水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使用准确、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基于学生的真实回答状况进行反馈,并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比如对于上面的小组活动中,对表现较好的小组可以首先提出表扬和夸奖,其次指出回答内容当中的闪光点,并表达更进一步的期许。 对于表现不佳的小组,更要挖掘闪光点,比如表扬回答者的声音、精神面貌等,其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回答内容当中的错误,最后表达期许,同时需要注意评价语言不能重复、随意等。 上面的案例中,只有“很好”“很棒”等千篇一律的词语,既起不到激励学生的效果,也难以准确强化学生的闪光点。

第四,坚持多主体参与评价。 相比于整班集体听讲,小组合作学习切小了学习活动的组织单元,更广泛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 在这样的学习形式中,除了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也是值得应用的评价形式。 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经验理解评价标准,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评价对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学习十分重要,正确评价的方式和内容、语言,激励和鼓励着学生身心向好发展,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开展多元、真实的评价活动,组织正确的评价语言,同时注重多主体的参与,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修正不足,催生改进,形成积极的“评价-改进”闭环。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