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徐杰/ 二十年目睹高考之怪现状

2023/6/20 16:28:48  阅读:8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杰哥的精致语文 ,作者徐杰

有些老师平日里教育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考前,却组织学生去文庙拜孔子,拜孔子也还算说得过去,但也有带学生去烧香拜菩萨的,请菩萨关照,这就有点玄幻了。我还听说有老师带学生去拜学政官的,可是,即使是科举考试时代罢,这样明目张胆地去“拜”,也是犯官场忌讳的呀!

平时教育学生要温良恭俭让,要“三观”端正,可是在高考面前,教室里许多标语和口号却又是血淋淋的。诸如“多考一分,干掉千人”;“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大楼”;“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高考考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警车开道,阵势俨然。考场几百米开外机动车都要限行,说是有噪音影响考场发挥。学校食堂也一反常态,居然做出了很可口的饭食,考试期间必吃糕和粽子,寓意“高中”,炖个猪蹄,也要取名“金榜题名”……等高考分数揭晓,大家一窝蜂去追捧状元,追捧名校,关注985211,那些考差的、落榜的,无人问津,好像他们不曾读过高三。

以前,距离高考还有三十天,有的学校才竖一块倒计时牌。后来呢,百日誓师时竖一块倒计时牌。再后来,高二升高三,暑期补课时,那块牌子就竖起来了。与之对应的,是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高一两周放一天,高二一个月放一天,高三不放假,每周留半天给家长去“探监”。寒暑假的缩水更是严重到可怕,关键问题,这都是明目张胆的。我们江阴有个高中校长坚持双休日不补课,结果就被家长们举报了。

国人喜欢追捧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还有单科状元;县里的状元,市里的状元,直到省里的状元。某个班级、某个学校出个状元,那是不得了的大事。喜报,鞭炮,访谈……要闹腾很久。我不明白的是,某个老师真具有教状元的本事,ta怎么不把自家孩子教成状元的?某个学校有本事培养状元,怎么不每年弄一个状元的?

明明都知道衡水二中是死揪,明明都知道他们的gdp是带血的,可全国成百上千的校长们还是趋之若鹜,想去取经,想学衡水。奇怪的是,全国没有一家学校能学像,就是衡水二中与外省地方政府合谋办分校,也一样铩羽而归。

我们高考时,根本没有家长送考的,学校弄个大巴车把我们拉到县城住下来就是。现在高考的送考,仪式感可厉害了。考生要走凯旋门,学弟学妹们列队欢送。门外的家长们,爸爸们一律穿马甲,寓意“马到成功”,妈妈们一律穿旗袍,哪怕身材已经走样,也必须弄一件旗袍穿,且旗袍必须高开叉,寓意“旗开得胜”。

高考成绩揭晓之后,每个学校都在出喜报,都有“第一”:总均分第一,高分段人数第一,一本上线率第一,本科上线率第一,合格率第一,进步率第一……大家都有“第一”,都开心。

有些名校掐尖招生,坐收生源之利,但他们在晒高考成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生源优势,是绝口不提的。更有甚者,有些名校的老师,居然喜欢在公开场合贬低自己的学生,说他们是如何如何差,说他们一届不如一届……

每年高考,最最热闹的,是爆炒高考作文题。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全民关注一个考试作文题。更有意思的是,总会有一帮名师站出来煞有介事地点评作文题;也总会有一些人,说自己某年某月押中了高考作文题。为啥老百姓和专家们都喜欢评论高考作文题——而不是亲自动笔在考试状态下写一篇同题作文?

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一直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后来出了个杀猪卖肉的,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再后来又出了个考北京城管的,大家居然就见怪不怪了。人们的观念变化真快啊。

最后讲两个故事:

其一,某家有考生,家长送考,半路发现汽油不够,遂去加油,当年高考,该生成为一县之榜眼。翌年,高考之前,县城里每个加油站都爆满,加油车排长队绵延数百米,交通为之堵塞,据说,均为考生“加油”而去。

其二,某城有一算命者,算命极准,享有盛誉。一日,一男青年前往算命,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你二十岁闯荡南北,三十岁事业有成,办企业,做老板,三十二岁结婚,命中有儿有女,三十五岁得贵人相助,事业更上层楼……男青年不屑,诘之:我今年三十五岁,未婚,不是老板,在自来水公司上班,工作稳定,负责抄抄水表……算命先生再掐指,喃喃曰:江苏教育看南通,咱们如皋的教育最厉害,把你们这些命里考不取大学的,都揪过了高考,唉!你这是被高考改变了命运!

转自:“小学语文名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