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研学海】学海路学校“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报道(第18周,第73期)
2023/6/20 10:51:51 阅读:84 发布者:
为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新要求、新思想和新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不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本学期学海路学校继续开展“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
6月6日上午第二节课由仲晨老师执教一年级美术课《我们身边的线条》。课程伊始,仲老师以线条动画视频进行导入,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发现线条的美,再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景物,找一找身边存在的线条。这种导入的方式贴近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还让他们了解到线条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巧妙地运用线条美化我们的生活,从而使学生领悟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接下来,仲老师展示了运用线条创作的不同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不同线条带来的感受,对线条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采用以蝴蝶为课题的微课形式,生动形象地示范了如何有规律地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学生受到启发后在创作过程中灵感迸发,创意十足。本节课,仲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增强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课后,艺体中心负责人孙雨薇老师进行评课。孙老师认为,本节课授课环节有序流畅,教学重难点讲解清晰,同时也对本课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宝贵意见。
6月7日上午第二节课,张欢欢老师执教美术课《我们身边的线条》。课始,张老师从欣赏名画《春如线》导入到寻找身边的线条,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线条的美,然后用教学楼与斑马的对比,讲授教学重点“线条的秩序美”,最后通过线条微课解决了教学难点“秩序中的线条变化”。本节课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课后,孙雨薇老师进行评课。她认为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师的教学风采以及美术教学的课堂实效性。在教学中,张老师的教学语言始终亲切可人,无论是在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在游戏中,都以优美动听的语言调动整堂课的气氛。同时,张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准备也很充分,一首首动听的音乐、精美的
和范例,以及智慧课堂的灵活使用,使同学们的认知感官化、具象化。
6月7日下午第一节课,张晶晶老师执教一年级《荷叶圆圆》一课。这节课,张老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采用集中识字,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张老师先出示叠词,利用文中词语进行讲解,然后学以致用,让学生尝试用叠词夸夸其他事物。最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本节课,张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动作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6月7日下午第二节课是王学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课文《火烧云》。上课伊始,王老师通过《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火烧云的解释和文中对其的描写进行对比体会,从而让学生感受“烧”字的巧妙。紧接着,王老师以“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中的关键词语,感受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多”及“快”的特点,感悟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瑰丽无比,形状瞬息万变,同时注重对文中写颜色的词语、优美的语句及写作结构的积累和运用。整节课中,王老师以读为本,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文章用词的精美,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对火烧云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后,教研组长年梦琪、教科室副主任杨雪分别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在肯定授课教师教学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年老师提出了学生在朗读课文要注意抑扬顿挫,杨主任则提出了识字部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优化建议以及语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等。
6月8日上午第二节课,骆潇娅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美术《提袋的设计》一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重点是让学生明确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分析美、认识美。课始,骆老师通过花布制作手提袋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对于提袋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随后再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外卖提袋、超市购物提袋以及自己制作的精美礼品提袋,引导学生们对于提袋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制作环节,骆老师邀请同学上来比一比,激发同学们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最后的展示环节,同学们互评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提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美、认识美,并通过对提袋结构的解剖与再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设计,提高立体制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课后,孙雨薇老师对本课进行点评。孙老师认为骆老师在新授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孙老师同时指出,学生的课堂习惯很好,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动手参与制作环节。
6月9日上午第三节课,王丽莎老师执教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一课。本节课,王老师由问题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激趣的热身操中,让学生感受运动的魅力,点燃学生运动的热情,随后从复习基本跳到学习有距离跳,再到有高度跳,层层递进,并以运动技能与合作为双主线,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后,体育组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认为王老师能够落实新课标要求,严格按照大单元教学计划进行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积极性较高,并结合体能练习,有效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教学密度符合要求,在游戏环节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周周大教研,课课有提升。学海路学校将继续把“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作为构建生态校本教研体系,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转自:“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