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华万里丹山路
策马扬鞭正当时
为进一步提高新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6月13日,顺德区小学数学新教师第二阶段技能培训在勒流裕源小学拉开帷幕!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王宏伟副校长受邀担任培训导师。
以说促教
说课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此次培训活动包含“青年教师基本功——如何说课”、“名师示范课(说课):《真分数与假分数》、《体积与容积》”、“学员现场说课”以及“导师指导”四大环节。培训以小组形式进行,大家在小组内进行别开生面的讨论。新教师们善于思考,不同思想的碰撞点燃了培训的热情,增进了沟通与合作,活跃了学习氛围。
王宏伟导师富有感染力的讲授让学员们认识到,说课是一项教学基本功,它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训中,亲切的王宏伟导师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和参赛经验,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七个方面展开,并结合经典说课案例,向现场教师们阐述了说课完整流程和现场技巧,包括如何理清设计思路、把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升课堂实效等,导师的倾囊相授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接着由王玉富、孙明烛等王宏伟教师工作室学员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说课示范。两位老师的示范说课阐明了说课理念,理清了说课思路,让在场的新老师眼界大开,心生敬佩。
下午活动中,分别由周子柔、潘宁康、朱意龙、邓浩然、郑雅元、刘玉娟六名老师进行了说课。六名老师分别展示了自己不同的风格,有的老师制作的PPT逻辑清晰,设计巧妙;有的老师以自信的台风抓住了听众的眼球;也有的老师以精致的板书获得了老师们的赞赏。老师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培训的最后,王宏伟导师对于刚才说课的六名老师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评价。他指出,我们站在讲台上一定要自信大方,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富有情感,在说课时要有参与感和互动感才能吸引听众。王导师的一番话发人深思,让学员们对于如何说课及说课技巧都有了全面的认识。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向阳而生,心自芳华。感谢王宏伟导师的无私分享,感谢顺德区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优质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今后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做一名教学能力强、有爱有温暖的好老师!
心得体会
朱嘉健
王校对说课展开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说课就是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三方面展开。教什么就是主要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等,而怎么教就是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等,最后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就是教学的设计的特色和亮点等等。王校这个中心的发言,让我对说课从大体上有了框架。重要的他强调,做每件事情要用心准备。说课是表现的最明显的,因为说课最体现教师的语言功底和教学基本功。王校从PPT、教态、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万千。
罗俊健
此次培训,我有以下感悟:
第一,说课应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应突出重点部分,而不是多方面平均用力。说课的关键内容应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讲解,需要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选取重点教学片段,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教授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之处。
第二,说课的对象是教师,但在阐述教学过程时需要说课者呈现上课的片段,此时便需要注意做好角色转换,比如以语音语调的变化提醒听众,让听众更具代入感,使说课更具感染力。
第三,说课的课件应注意颜色搭配与字体大小问题,确保版面清晰、美观;板书布局应美观、大方,重难点突出,一目了然。
第四,说课时应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富有启发性,并以恰当的肢体语言配合阐述说课内容,充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魏奕娜
王校长给大家带来《青年教师必备基本功——如何说课》讲座,让我们感受到“说课”魅力,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王校长从什么是说课、说课的类型和结构内容到说课存在的问题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多个实例,全面细致,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娓娓道来如何才能说好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王校长极高的专业素养,深厚的知识功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王校长的分享中我们不难看出,王校长非常注重细节,小到PPT的色彩搭配,大到说课的基本框架,王校长都作了系统的讲解和明确的指导。
莫雯慧
1.说课不是说教案。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与平时的教案相比,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因此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说课不是上课。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因此,在说课过程中我们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同行,可以是学生,但不应该是给听者“上课”的讲师。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以及一些非常详细的师生对话不需要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而应该详略得当,区分说课的重点。
钟姝蓉
欧老师的《确定位置(一)》的说课内容带给颇多思考。一方面欧老师的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情景是连贯的,并且对教材情景进行了改进,将情景设计为现实中孩子们经历的春游,另一方面通过三份探究活动层层递进,逐步突破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三要素。王玉富老师的《真分数与假分数》和孙明烛老师的《体积与容积》的说课现场让人眼前一亮,我心里暗暗想如果我能将说课说成这样多好呀,心中有了学习的榜样。这两位老师的示范说课,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对比这两位老师,我在哪些方面需要多下功夫。王老师和孙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条理清晰,画面简洁;语言很有感染力;说课有重点,并且教学过程这部分的叙述条理清晰,让人一听就明白教学重难点是如何突破的,尤其是孙老师的说课中用短短的四组词“可见、可估、可量、可感”凝练了教学过程。
沈健德
孙老师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形象具体的实例对小学六年级的体积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他以一张形象生动的
展开对体积概念的讲解,通过设问、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体积的概念。接着,他通过一系列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体积的变化,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这使我深刻体验到了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黄小豪
欧老师仪表端庄大气,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课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体现出深厚的教学经验;王老师语言严谨,声音洪亮,板书工整,尤其是精心设计了可拆分的教具进行呈现,可见其备课之用心;孙老师语言幽默,把科学实验搬到了数学课堂上,突显跨学科学习的教学亮点,并且富有创新地突破了传统教材地重难点。下午的培训中由七个小组的组员进行说课,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学员都迫不及待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践当中,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往后的机会还有很多,相信我们只要肯努力,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转自:“德胜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