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研修 砥砺前行——张店区小学科学老师参加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6期活动纪实
2023/6/19 14:59:06 阅读:91 发布者:
夏日研修 砥砺前行
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6期
2023年6月13日,齐鲁大讲堂第106期临沂专场如约而至。张店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认真学习,观摩课例。本次活动流程分两个环节:课例展示、专家点评。
课例展示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杜云
课初,杜老师以不同天气的照片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并引发学生讨论要下雨时不同人群的反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聚焦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还渗透辩证思维教育,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切实提高了科学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分发多样的天气组图,小组合作将依据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有利还是不利进行区分,并上台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应对不利天气的方式方法。播放《草船借箭》短视频,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启发小组共同讨论:面对这样的四种天气,“你会做哪些准备?你又会提醒哪些人做什么准备?”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寻找应对天气的办法。出示情景图,启发学生发现应对天气的方法,相机引出可以根据需求改进工具,并进行思维拓展画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极端天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发散思考避免这些极端天气出现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影响着天气,并发出倡议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描述天气》 赵丕显
赵丕显老师的《如何描述天气》一课,整节课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和探究实践能力。从今天的天气入手,并拓宽到其它天气情况。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天气研究上来,为描述天气、认识气象仪器并进行模拟观测做好准备。围绕怎样知道天气情况这一核心问题,从大众人群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观察天空中的云、根据动物行为表现、利用风级歌等方式知道天气情况。而气象观测员是通过专业的仪器和手段获得天气信息,两个层面进行探究活动。并将重点放在了雨量器和风向仪的结构认识和模拟观测上,并通过亲自动手模拟降水量和风向的观测,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请同学们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并做好记录。让学生回归生活,养成记录天气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利用天气改善生活的实践能力。
《记录并预报天气》 王传丽
王老师执教的《记录并预报天气》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从情景聚焦,方案探究,交流研讨和课后拓展四个板块带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首先她用一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出课题,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一天之中的气温变化。接下来王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来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了整理图表,学会了观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继而,学生给大家呈现并分析一天24h的气温变化情况,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通过视频给学生拓展了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和现代人们是如何观测并预报天气的。最后的课外拓展环节,要求学生自己亲自做一做,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的科学探究态度。
专家点评
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颜世萍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杜云
《如何描述天气》 赵丕显
《记录并预报天气》 王传丽
6月13日,与全省科学同仁相聚钉钉,认真学习了《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如何描述天气》、《记录并预报天气》三节课,聆听了专家的专业点评,收获颇丰。三节课同属于地球系统这一核心概念,三位老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体验、实验探究等多种方法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一、授课教师均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
本期三节课隶属于学科核心概念中的地球系统课程内容,三位老师根据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要求设立了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精准定位,适度挖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进阶设计。学习活动包括观察、模拟观测、探究、体验、调查等。
二、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记录并预报天气》一课,学生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交流天气的变化趋势,能在好奇心驱使下,是天气变化和土壤中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利用气象数据,描述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建立数据与天气状况之间的联系。并很好的与数学的统计知识有机整合到一起,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
三、教师注重实践能力的能力的培养
《记录并预报天气》这一课,教师课前就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同一个地点,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情况。为课上探究做好准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实事,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趣味,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店区莲池学校 科学组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