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3年6月6日,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市“十四五”规划课题《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会议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在青岛第六十一中学顺利举行。会议由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李沧区物理教研员尉良主持。课题主持人、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课题鉴定组专家曲世鸣教授、张芳教授,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心组副组长姜增红老师、朝继林老师,学科秘书长胡朝晖老师、秘书长助理原凤老师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结题会,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部分骨干青年教师也一起参加了会议。
环节一:课题成果汇报
课题结题会内容丰富有序。会议伊始,课题副主持人、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副秘书长、青岛63中葛雪梅老师代表课题组做了精彩的课题结题报告。在报告中,葛老师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法、成果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的讲述令与会专家和老师们对课题开展情况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得到了一致赞许和肯定。
紧接着课题主持人、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对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提出了“从小实验探究教学到大实验探究教学”的新理念。
王老师提出“小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利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已经建构的400种探究模式(如:归纳模式:知识-方法模式、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方法模式、科学哲学:拉卡托斯:问题-转换模式、中国古代科学家:华佗:类比-模仿模式、心理学效应:对比效应:并列-对比模式、中国成语:推陈出新:推陈-出新模式)和4 种组合方式(如:复制式组合:类比—模仿—类比—模仿、串联式组合:类比—模仿—并列—对比、榫卯式组合:类比—并列—模仿—对比、套箱式组合:类比—模仿—并列—对比)合理搭建成最优化的小实验探究过程。
每个小实验探究教学就是一个实验探究阶段,多个小实验探究教学或多个实验探究阶段的组合就是具有多次实验、多个阶梯、多个阶段特点的“大实验探究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大实验探究教学,王老师带领本课题研究小组建构出了22种“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包括:缺点-改进实验探究模式、得寸-进尺实验探究模式、情境-再现实验探究模式、凿壁-偷光实验探究模式……并介绍了它们之间的两种组合方式(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通过这些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之间的自由组合,就可以搭建出最优化的大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从而强化了实验教学,实现了学习进阶过程,打造出多阶段的更加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些新的实验教学理论将成为我们今后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和实现实验教学进阶过程的基本框架结构。
环节二:专家指导
两位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报告,并向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提问、答辩,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对课题进行了点评与指导,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青大师院原物理系主任曲世鸣教授认为本课题的选取方面具有创新性,对初中物理实验和各科实验都可以推广,比如化学、生物等学科。因此,在初中阶段提出这样一个课题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青大物理科学学院原物理教育系主任张芳教授认为王老师的课题结构非常庞大,而且大实验探究的前后关系、相互关系逻辑非常严密,且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本课题以来自于基础教学研究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扎扎实实积攒的教学模式作支撑。课题研究方法恰当操作性强。研究能引导教师边研究边教学。课题资料全面,详实丰富,真实反映研究过程,有利于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提升,并为同类研究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
课题均完成预期目标,在本市课题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对课题的结题验收。
环节三:经验交流
在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个人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研究方面,这些青年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结题会议上,青岛第五十一中学蒲志阳老师做了题为《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在日常教学中应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张浩老师做了题为《做中学,学中做,实验教学赋能课堂发展》;青岛第三十七中学原凤老师做了题为《多阶段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尝试》;青岛智荣中学王秀老师做了题为《以实验教学提升课堂品质》;青岛大学附属中学王顺老师做了题为《巧妙设问助推实验学习效果》;青岛第五十九中学毕杰老师做了题为《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在新授课中的应用》;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梁明老师做了题为《档案工作在课题实验研究中的作用》的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从多个方面展示了课题研究成果——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原青岛市初中物理中心组成员、“老徐物理”工作室主持人徐清军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老徐物理”创建发展的过程,并介绍了两项运用物理思维进行的开创性的特色工作:
一是按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以及青岛市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过程,打造出的项目式实验探究教学过程。通过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丰富的实验器材,以制造出一个物件为项目任务引领,让学生自主设计并进行探究创造,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感悟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的内涵,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是按照布鲁姆“反馈-调节机制”和斯金纳“程序教学法”、青岛市初中物理“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以及墨子的“微元-整体时空观理论”建构的作业反馈矫正进阶系统。首先将初中物理知识点分解为1200个要素,然后将其进行自由组合形成不同阶梯的具有针对性的高效作业题,学生由作业引领进行自我反馈矫正进阶的学习过程,通过在完成作业中不断反馈、发现问题,并通过变式训练进行不断矫正,引领学生不断突破难点、疑惑点、易错点,并实现学习进阶达到新的学习台阶,同时对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进行修补和进化。
通过徐清军老师的介绍,提供给了大家进行实验教学及其反馈矫正的一些十分有益的启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课题结题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我们将继续学习、继续探索,用该课题研究成果去丰富和发展青岛市28年的教学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进一步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以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助力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让我们的课题探索之路越走越远,一路芬芳!青岛文化物理派再创新的辉煌!
青岛第六十一中学
李沧区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3年6月8日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