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共进 协作共赢——青岛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边学边实验”“《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研讨
2023/6/19 14:23:21 阅读:61 发布者:
2023年5月29日,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研讨会暨“市十四五课题《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点校总结会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学集团(京山校区)举行。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物理校友会副会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青岛26中党总支书记孙晓梅,副校长代兴国,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秘书长、青岛26中胡朝晖及青岛26中全体物理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环节一:青岛市“边学边实验”课题公开课
青岛26中学物理组邵萌萌老师开设了青岛市“边学边实验”课题公开课《滑轮》,从教学模式上,整节课采用“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之“单重五环节教学模式”,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模式”架构课堂,为突出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透镜式—小问题串交流模式”实现课堂的自由组织结构,逐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让教学稳扎稳打。从课堂内容的组织上,整的过程邵老师应用“蔡格尼克效应:半途而废-重续前缘探究模式”,展示一个男人用一根绳提起一辆汽车的事迹,悬而未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入整堂课的学习。分的部分邵老师应用“范式-演绎探究模式”,从学生已掌握的《杠杆》入手,借力打力,让学生思考利用杠杆提升重物的几种可能,借此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在探究过程中,从实质入手应用“成语:图穷-匕见探究模式”“蔡伦:连续缺点-改进探究模式”,将滑轮经由杠杆发展的过程通过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主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从理论上猜想他们的特点,邵老师继续应用“双重印证法”继而让学生小组实验,从实验角度印证猜想,解决问题。合的部分邵老师整合整节课知识树,并组织回答本节课课前问题,同时为下节课的滑轮组奠定基础。补的部分邵老师为学生补充了滑轮应用的发展史,最后通过目标检测为本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整节课设计新颖,环节完整,结构紧凑,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环节二:评课交流活动
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物理校友会副会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对邵萌萌老师的这一节边学边实验课《滑轮》进行了细致的评课。王老师赞扬了邵老师作为刚工作两年新教师的教学素质,邵老师讲课语言干脆利落,教态自然,从课堂设计上,教学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新颖,“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完整,并在每个环节中都冠以实质性内容,分环节应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成功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锻炼,整体应用“边学边实验”,微观上应用“透镜式教学法”,以问题串连接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课堂教学内容的进阶,实现课堂教学自组织结构。针对教学内容,王老师表示,邵老师从滑轮的实质入手,帮助学生构建推演滑轮的思路非常新颖,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杠杆有关知识,是一种“借力打力”的好方法,可以把上节课内容自然的过渡到滑轮,深刻体现了演绎式思维的过程,显然邵老师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并应用“范式-演绎探究模式”“图穷-匕现探究模式”“连续缺点-改进探究模式”“双重印证法”“情境教学法”“蔡加尼克效应”“灯塔效应”等模式方法去解决教学问题。另外,本节课也体现了“市十四五课题《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就是运用“多阶段探究模式”搭建一节课的“钢筋结构”——“大实验探究教学”过程,邵萌萌老师运用了两种“多阶段实验探究模式”——“借力-打力实验探究模式”“缺点-改进实验探究模式”将不同环节小循环的小实验探究教学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多阶段的学习进阶的更加真实的探究教学过程。
但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力度,注意抑扬顿挫,时刻保持精力保持警惕,也要学会应用“拜伦法则:罗文-加西亚探究模式”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瓦根舍因:范式-方法探究模式”让学生在分一中学会提炼方法和技巧,在分二中自主探究;同时建议全体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运用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观点,保护学生的感性思维,保护学生不断发展的潜能。
环节三: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
青岛26中许莉老师以《看自招,思教学》为题目做了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总结今年自招的形势,为自招卷子的整体难度设计和重点考察方向作了总结。自招导向需要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处理,具备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察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的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许老师指出,老师们可以用问题串的方式组织课堂,逐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本领,应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时在补的环节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的简单知识,可以为学生打开视野。平时的练习中可以用附加题来进行分层,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唤醒学生潜能的好老师。
王晶老师以《2023年自招考试力学计算对我的教学反思》为题目做了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王老师以自招题目当中的两道杠杆力学题为例,为大家展示了阅卷过程中学生的几种解法,分析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不同,并分析为什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此为我们平时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王老师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反思:教师要拓宽自己的思路,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提倡一题多解,并要讲评不同解法的思维方式和优势;在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学习中,主要抓基本公式,基本单位;解题步骤要清晰,最好用分步式依次求解;教师需要潜心细读《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将《课程标准》作为平日教学的指导,也要好好研读高中教材,找到初高衔接的知识点,在平日教学中适当渗透。
姜楠老师以《精进不休,丝丝入扣——“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目做了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以《浮力》新授课和《压强》复习课为例,向大家汇报了工作几年来对“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的理解与探索。新授课中为大家提供了设置整环节问题情景资料检索的方法,分环节将大问题、难问题划分的依据,以王老师带领建构的科学哲学方法、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心理学效应、传统中国智慧建构的400多种探究模式为方法设计引领指导下的课堂设计。复习课中,以《压强》复习课为例,提供了一种组织复习课的形式,从自身经历和对“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的教学感悟出发,深刻体会熟练掌握理论武器,用理论指导实践来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邵萌萌老师以《夯实基础,促优提质——八年级分层教学实施与感悟》为题目做了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介绍了当前八年级物理教学的背景,在现阶段,自招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升学的需要,对物理学习的需求格外强烈。在这个基础上,26中为全体八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邵老师分别介绍了分层的时间、范围和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并为教育同仁们提供了一种检索出题练习内容的具体方法,为老师们实施分层教学和训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也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通过本次活动中思维的激烈碰撞,老师们不但对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应该如何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去打造高质量、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26中的老师们将不断汲取优秀教育经验,躬身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展现青岛文化物理派的风采。
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京山校区)
市南区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3年5月29日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