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意义 学科素养育人
5月30日下午,宝安区2023年春季“万名教师晒好课”教研活动西湾小学专场如期举行,西湾小学、海城小学、上合小学、海港小学、碧海小学、西乡实验学校、福民学校、桥头学校、和平中英文学校、下十围小学、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等十一所学校的教师参与本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实现学科素养育人》。
课例展示
来自海城小学的孙铭萱老师与西湾小学五(3)班全体同学共同进行了5BM3U9 Seeing the doctor第一课时的教学展示。孙老师从单元主题出发,聚焦单课时护齿主题意义,带领学生们学习动物们合作让凶猛老虎变成没牙老虎的故事,以故事隐喻让学生意识到护齿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本节课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灵活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在本课开始,孙老师运用自编chant激活语音,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孙老师将主题转化为问题,用一条清晰的问题链串联起整个课堂,进而开展一系列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展开思考、探究和分享,同时穿插表演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做到了动静结合。
教师说课
教研花开 众行致远
西湾小学吴秀凤老师带来单元整体说课,对本单元内容进行解读。本课是5BM3U9 Seeing the doctor,围绕着这个主题,本单元由三个不同的语篇构成,分别是配图故事、一组对话教学和一封健康建议信。第一课时倡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爱牙齿健康。第二课时旨在让学生感悟不同病症的预防以及对策。第三课时重在让学生了解健康小贴士并提出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的建议和好习惯。三个语篇从不同的方面讨论保持身体健康,拥有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的重要性。
各个课时之间层层递进,又既为整体,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开展教学。通过三个课时的学习,达成本课的语用目标,使得学生能用所学语言介绍看病的过程,医生的建议以及保持健康的建议。
西湾小学罗健美老师进行第一课时(展示课)说课,罗老师首先介绍内容是配图故事,其话题是Dental care,接着从What Why How三个角度出发解读语篇,然后依次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相应的设计意图做了清晰明确的阐述,其中重点说明如何启发孩子们深度思考,发展思维最后达到迁移创新,拓展思维的目标。例如:学生通过小组阅读方式,think, pair, share,解决“How”问题链,look and think小组讨论发散思维表达观点,在Think and share 环节,孩子们用核心句型分享护齿的方法,养成护齿意识,培养健康生活,爱护身体的生命观。罗老师的说课让参加区级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对本次展示课如何落实学科育人素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来自宝中外国语的陈春花老师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说课。首先是学习理解活动:感知和注意,通过Let’s chant 和free talk , 激发兴趣,复习新知;通过听、说、看等活动,获取、梳理Kitty的病症,归纳整理医生所给出的相关建议;学生通过跟读和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接着是应用实践活动,对话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角色,运用语言理解意义。最后是迁移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完成Kitty的生病日记,并介绍不同病症的健康建议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初步形成对不同病症的一些健康建议,并能够总结提炼一些自我保健的可行性办法。
接下来由彭明珠老师进行第三课时的说课,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如何写一封建议信展开的。这就是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从他人的生活习惯中提出合适的建议,给予家人和朋友一份自己的真心,同时也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本课时从激活旧知,复习巩固旧知,启动学生的思维,到根据话题的展开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最后迁移创新,学生能根据本课的话题写一封健康信。第一个环节Pre-task主要是复习环节,根据录音,复习语音知识,并且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和关键词提示复述故事以及对话。第二个环节While-task,学生观看视频,导入话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总结健康生活的四大建议。第三个环节Post-task,学生根据语言框架以及提示,书写完成健康建议信,并做分享。
微型讲座
来自西湾小学的李燕燕老师作了《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实现学科育人素养》的主题讲座。李燕燕老师首先厘清了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及其相似概念。接着老师结合本节课课例,聚焦课程标准,展示了四步策略:确定主题范畴,归纳核心价值;解读教材内容,探究主题意义;基于学生学情,确定育人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内化主题意义。最后李老师还提到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坚持育人导向,培养学生的素养。
专家点评
宝安区小学英语兼职教研员陈广老师充分肯定了本节课,认为本课凸显了学生的主体,用问题链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小组活动中孙老师也作为一名倾听者、帮助者、引导者走进学生进行指导。同时,陈主任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要关注TPS中的S-share分享,学生在分享的时候,可以把好的点子板书出来,板书学生活动中的生成,使学生能够看得见,印象更深刻,方便学生做笔记,课后进行梳理。
2. 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时,除了要口头说出单词,还要写下,告诉学生怎么读。对学生提供帮助要到位,这些细节能够提高课堂效果。
最后陈广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整个教研活动研讨深入,历时三个月,每次确定下来的任务团队都是按时完成的,到活动前一天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严格要求,精雕细琢。
现场活动照片
教者儒雅、以研为乐。通过上述教研活动,我们在研讨中感受教学乐趣,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教研无止境,此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实现学科素养育人的脚步永不止步。
转自:“宝安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