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初夏时
同心掬得满庭香
——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大学区教研展示
初夏之时,天暖日长,风轻云淡,绿荫艳阳。六月伴随着夏的蝉鸣缱绻而来,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大学区教研活动也迎来了满庭花香。6月9日,语、数、英、音、体、美等十个学科的团队教研展示如期进行。本次教研活动得到了各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全体领导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船营区第十三小学校和船营区搜登站镇中心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也亲临活动现场。
一、示范课堂·展示教学风采
集体备课中,各学科教研团队研磨共进,呈现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团队智慧。每节课都结合新课标,设置了富有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充分展示团队研课的成果。
庞慧玲老师在语文课《火烧云》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摒弃繁琐的理解分析,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中,逐步落实每一项任务,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收获和提高。
肖郝老师的数学课《乘法分配律的再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建立知识联结,多元表征理解运算律,突出数的运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提高模型意识,发展核心素养。
英语组孙琦伟老师的《Unit 2 My School Lesson 1》一课,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表达。英语作为交际性语言和表达思维的工具,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思维的成长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德育渗透也自然流露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
郑翔鹤老师的《珀利警车巡逻记》围绕图形的旋转组合,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空间关系。让孩子在警车巡逻的情景中,探索对图形的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以及组合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合作能力。
辛胜楠老师的《学会合作》一课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了整节课,游戏设计遵循先明理,后导形的原则:指导幼儿先根据视频等直观手段初步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通过游戏亲身体验合作,了解合作力量大。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两人游戏到小组游戏再到集体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合作的重要。
杨微老师的音乐课《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通过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等不同方式来展开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享受歌唱,感受歌唱,从而热爱歌唱,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以德育人。
刘大鹏老师在《花样跳绳-双人跳》这节体育课中,结合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内容,从基础的并脚跳、双脚交换跳等基本跳法,到开合跳、弓步跳、连续交叉跳等花式动作,再进行两人到多人组合跳,使原本单一的跳绳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赵云俏老师的美术课《吃虫草》,教学伊始就以视频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以刮画的形式呈现,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精心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提出问题并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同时身心得到舒展,情感也得到了释放。
王昕彤老师的心理课《挑战注意力》,以注意力理论为基底,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闯关模式”的游戏活动,通过“听字训练”和“舒尔特方格”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学习了注意力提高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集中注意力的愉快感,在挑战中体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在训练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趣味性强,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王艳春老师的劳动课《包粽子》以端午节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端午节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习得了包粽子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劳动体验过程会作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留存久远。
二、集体评课·赋能教师成长
评课环节老师们齐聚一堂,畅谈了听课的感受,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实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现场讨论热烈,碰撞出思维火花,营造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浓厚教研氛围。
今天的教研活动收获很多,庞老师的课最大特点就是一直保持松弛的教学状态:老师真实地教,学生实在地学;老师自在地教,学生自由地学。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能激发学习兴趣,高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教学效果来看,庞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功夫:1.对教材做了充分地分析。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体会4-6自然段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时,相机引导学生对火烧云变化快的体会,有趣有理又有目标的落实。2.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思维走向出发来备课和上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火烧云的词语到积累词语,再到体会自然段的规律进行背诵,最后落实段落仿写,由浅入深,设立进阶性的学习目标,学生学起来十分轻松。3.精心设计,发散思维,创意表达。课件中,每一张
都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特别是仿写中模拟成美食的出现,让学生一下子脑洞大开,最终展示的仿写作品丰富多彩。通过本次学习,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如庞老师的学生一样幸福,在课堂上敢于表达、敢于创新、敢于挑战。(韩丽娜)
肖郝老师的《乘法分配律的再认识》一课重点关注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本质含义的深入探究与理解。一是多途径、多角度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拼摆方块、长方形面积等方式验证乘法分配律模型的正确性。二是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从“形”走向“质”。在借助多种模型理解定律的基础上,又通过回顾和联结学过的乘法计算的算法和算理,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将抽象的运算律可视化,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现象,在形式互通中思考关系,在变式应用中建立模型。(郭佳乐)
孙老师这节课,学生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看得出孙老师在备课时对学情进行了细致分析,因此学生活动的开展高效。如:每学一个新词就开展一系列问答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大单元设计的理念。如:Where is Cici? It's in the library. What can we do in the library?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是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更是为后面文化意识培养埋下伏笔。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设计的非常用心和巧妙。(张英华)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反思,在每一节课的交流中获得进步,在每一次听课、评课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加深理解、萌发新的认识。另外,本次教研也让我明白教师也要以一个学习者心态面对教学,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才会让教学更加有效,而身边的教师就是最好的榜样。所谓“高山仰止,方觉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幼儿部主班教师)
辛老师这节课游戏设计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在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活动式教学理念”。在游戏过程中辛老师与小朋友共同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意义,例如:从双人游戏,到五人游戏再到集体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合作的重要,进而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充分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吴薇佳)
杨微老师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角度出发,通过学习《地球是个美丽的圆》这首歌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尊重和爱护它。在学唱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情感,并借此展开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利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杨微老师还介绍了歌曲《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为1999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歌,是一首从众多应征歌曲中脱颖而出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并观看了在艺术节上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和流行歌手倪睿思演唱的视频,升华了整个课堂。(音乐组)
本堂课教师设计合理,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能够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学会相互配合的花绳动作。在加强学生节奏感的同时,也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花绳动作,巩固跳绳技巧。与此同时还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后带着问题进行练习,教师从示范导入到设疑解难,每位学生都异常投入地练习各种合作跳绳。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喜悦。(赵帅)
赵老师上的《吃虫草》这节课,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教态自然,端庄大方,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绘画技巧。特别是黑板上的教具展示,吃虫草独特的外形,艳丽的色彩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奠定了基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刮画的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思维的翅膀也张开了。赵老师精心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提出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同时身心得到舒展,情感也得到了释放,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节课的美。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律琳丽)
王昕彤老师的《挑战注意力》一课,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通过游戏训练,提高学生注意水平。心理组三位教师受益匪浅,对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验式为主的心理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接下来心理课堂设计将继续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力求在心理课堂上达到心理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付娱主任针对心理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1.可以建立家校联合,共同训练孩子注意力,提高心理课实效性。2.课堂上动静结合的活动形式,不仅要逐层递进,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以致用。(心理组)
王艳春老师的劳动课《包粽子》上得非常精彩,上课伊始王老师便抓住了节日的契机,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传承了优秀文化,既使学生增长知识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学生包粽子,学生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步骤,同时也培养了手眼协调能力。特别是包完粽子后,学生们谈收获和感悟时,自然流露出学会包粽子后,特别有成就感,打算今年的端午节也要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还有的同学知道了端午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要继承并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满满。(朱凤梅)
在老师们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各学科参与评课的领导做了最后的总结与引领,老师们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构建学习任务群来统领,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开展进阶性的学习实践,使学习活动具有连续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习得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思维的唤醒,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蓄力远行。本次教研展示活动将砥砺老师们继续深研新教材,深耕新课堂,真正把“双减”落到实处,书写一实验小学最华美的篇章!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