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 · 线上培训丨寻度量本质 促量感生长

2023/6/14 10:17:56  阅读:72 发布者:

寻度量本质

促量感生长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第二十四场研修活动报道

人间六月,芳华尽绽。64日晚,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工作室带来了“研师三人行”6月专栏——基于核心素养内涵的量感教学,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教研培育基地的全体数学教师在“云端”相聚,共享精彩盛宴。本次研修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岳增成博士主持,由章勤琼、王圣昌、陈洪杰携手共研。

活动开始,章勤琼教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详细阐释了量感的内涵、表现和培养策略等,对于“如何聚焦度量本质,感悟量感形成”进行了清晰的指导。“量感”是学生对“量”的一种感觉,学生对感官量的学习和理解,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量的初步认识;量的间接比较;认识国际通用单位并用其描述大小;国际通用单位体系的认识与换算;利用公式求量的大小。章教授以测量的教学指导为例,展示了具体的学习路径,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借鉴与思考。

接着毕宏辉老师进行了《权衡与质量》的课例分享,整节课设计了四个层次的主题活动。活动一:场景还原,推理“物物交换”,理解度量的意义。活动二:理解统一质量单位“权”的必要性。活动三:理解创造多种“权”的必要性。活动四:对话历史,经历统一标准质量单位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知质量概念,培养估测能力,丰富量感体验。

最后陈宏杰、章勤琼、王圣昌三位专家各自表达了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引领老师们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这节课设计精心,组织有序,注重积累测量活动经验,有效促进学生量感发展。课堂上教师指示明确,引导细致,但是放开的开放性不够。比如学具准备可以再丰富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物品作为度量标准,把被动的指示操作转化为主动的思考探究等,更好地实现学会思考的素养教学。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进一步理解了量感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明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有效培养量感。隔屏相约,传递的是数学教育的新理念;空中教研,承载的是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真需求。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带着思维碰撞后产生的火花、学习思考后生发的新想法不断去探索实践,努力打造素养导向下的生本课堂。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