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3年高考模拟主题作文(一零三):在平凡之中书写华章

2023/6/8 16:54:42  阅读:102 发布者:

2023年高考模拟主题作文(一零三):

在平凡之中书写华章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两句诗中的苔花虽小如米粒,却毫不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它弱小而不羞愧,平凡而不自卑。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在一件件平常的事情中显示出一个不平凡、伟大的人格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平凡也可以造就不凡。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向平凡致敬”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举行的班会上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别引用了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和现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名言,袁枚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告诉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平凡,生活中的我们平凡人居多,但是不要因此自惭形秽,羞愧自卑,我们应充满自信,极力地绽放自己的个性。路遥的名言告诉我们可以从平凡之中造就不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站岗执勤的警察叔叔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他们都不平庸,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造就着属于自己的不凡,这样的人值得我们青年学习,我们应向他们致敬。

考生在写作时还要注意写作情境,班级开展“向平凡致敬”的主题班会,考生要写一篇演讲稿,这就要求考生要注意自身定位,保持和听众的互动,演讲稿的语言要深入浅出,感情要真挚动人,这样才能感染人,说服人。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顶格写称谓语(如: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如:大家好!);正文(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结尾(如: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以平凡成就非凡”的观点,然后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角度进行分析。再从平凡但不平庸的角度进行论证。平凡的你,可以是历经生活磨砺而永不放弃,以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强者;也可以是历经艰辛、饱经忧患而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笑对生活的智者。可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如疫情肆虐期间最美的平凡逆行者,如舒婷的名句“我简单,所以我快乐;我平凡,所以我丰富。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最后总结全文,平凡的他们以不凡的精神铸就了不凡的人生,苔花即便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号召大家向平凡致敬,让平凡的生命起舞,闪耀非凡之光。

参考立意

1.我们可以平凡,但拒绝平庸。

2.脚踏平凡,迈向不凡。

3.在平凡之中书写不凡华章。

原创佳作

在平凡之中书写华章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之中书写华章”。

平凡孕育着伟大。让我们在在平凡之中书写人生的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平凡与不凡的辩证关系就在于:用心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凡;所有的不凡,无不源于平凡的日积月累。(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每一个平凡岗位,都能书写不凡的人生华章;每一个普通个体,都能取得不凡的事业成就。外卖小哥马不停蹄,医务人员坚持抗疫,环卫工人披星戴月……正是千千万万个拼搏奋斗的平凡人,共同支撑着我们这个国家不断向前迈进。“伟大寓义于平凡之中”,这句耳熟能详的的人生格言,告诉我们,伟大来自于平凡。我们每一个人普通人应立足于平凡的岗位,持之以恒,踏实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才会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平凡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去做好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驻足当下,君可见,故宫文物修复台前钻研几十年的身影;君可见,原子弹研发成功时,无名英雄们的激动泪水;君可见,新时代无数个隐姓埋名的“邓清明”们,心怀家国大爱,不计个人名利。是他们从韶华青春到两鬓微霜,托举起国家建设,用一生坚守初心。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坚持做下去,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平凡的心态、踏实的作风和理智的言行,他们从细微处做起,从我做起,在这平凡之中彰显了人格的执著与伟大,体现出不凡的人格力量,是我们敬仰的道德楷模。

我们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历史变革时期,我们有幸目睹了伟大祖国的精彩纷呈,我们有幸为中华的崛起付出我们的心血乃至生命。我们肩负的责任神圣而又重大。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会为这伟大的时代添砖加瓦;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为这伟大的民族添加精彩。

为了不愧于时代,不愧与民族,也不愧与自己,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寓伟大与平凡之中”。努力奋斗,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平凡而又壮丽的人生之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