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提素养,聚焦“双新”谋发展——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汕头)举行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小说阅读教学活动
2023/6/8 16:10:43 阅读:125 发布者:
基地活动
为有序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推动高中语文新教材落地实施,5月22日下午,
海湾学校举行了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小说阅读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特级教师、汕头市兼职教研员、基地核心成员、汕头市实验学校丁彤主任主持,汕头市金山中学李晓玲老师执教《虚构背后的真实,“异化”的符号解读——<促织>和<变形记>比较阅读》,汕头市金山中学王育育老师做《多驱并行,为写作赋能——高一下学期语文作文教学安排》专题发言。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和市直属各学校高一语文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高中语文教研基地(汕头)全体成员,汕头市高中语文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现场活动,全市其余高一语文教师通过网络直播观摩课堂。
讲课环节
李晓玲老师以“异化”为切入口,将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促织》与《变形记》两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内涵。本节课以“变形”为线索,首先让学生们点评自己创作的画报,并在点评中体会小说人物在变形前后的状态,认识人物自我个体的异化,加深对文本的认知。接着通过表格形式让学生来谈谈变形前后,主人公的家人们有什么态度上的变化,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同时,继续挖掘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时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与进步。最后让学生们联系现实,思考并讨论身边“异化”以及抵抗“异化”的现象,让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升。
李晓玲老师讲课
王育育老师代表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组分享了高一下学期的作文教学规划和实操情况。基于对如何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境中合理而有序地规划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提出从写作与指导、阅读积累与习惯养成等方面着手,重点分享了本学期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实况,特色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和书写规范与提升策略等。分享的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操借鉴意义。
王育育老师讲课
评课环节
在评课环节中,点评的老师们高度肯定了本节公开课的课堂设计和金中学子的综合素质。
汕头市华侨中学李孜孜老师指出,海报绘制的细节之处显学生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显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抗异化值得深究。
李孜孜老师评课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邱晓丹老师认为学生课堂表现好、素质高,注重平时积累,“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能否变为其他虫”这一问题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邱晓丹老师评课
汕头市东方中学丁健老师肯定了金中学生思想有深度,敢于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可联系斜杠青年等社会现象加以分析。
丁健老师评课
最后,汕头市金山中学蔡秀华主任从主题立意高、学生主体性高、师生互动性高三方面加以评析,肯定了本节公开课从小切口入手深入挖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师生关系非常和谐。
蔡秀华主任评课
教研路漫漫,云程发轫,笃行致远。教师们共同聚焦“双新”,深耕细研,在教研活动中不断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赋能。
转自:“高中语文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