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英语新课标 把握教学新方向——池州市罗婷名师工作室开展新课标研读活动
2023/6/8 15:44:35 阅读:79 发布者:
五月的浅夏
适/合/教/研/的/时/光
“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2022年4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为全面了解、精准把握英语新课标的内涵和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5月24日上午,池州市罗婷名师工作室在主持人罗婷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学习英语新课标活动。
依标扣本 精准研习
罗婷老师:在集中学习和笔记记录中,我对2022版《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课程理念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单元整体,定位主题意义;在实践时巧设教学活动,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强化素养意识,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要围绕核心素养,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单元的整合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姜颖老师: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新时代对英语课程育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一体化设计,注重小初衔接,以及学科间的响应配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凸显了新时代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曹晓雯老师: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过多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操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意义,特别是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深入学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胡孔枝老师:每一位小英教师在学习完新课标后,都知道英语课程围绕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学习,我逐步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学思结合感悟“主题”,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独行快,众行远”,以“Weather”主题为例,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英人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从确定单元主题到设计适宜的活动,逐步形成单元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思维,在模仿、实践、研讨、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刘华老师: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旨在评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理解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基于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吴恬恬老师:作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全面了解新课标的“新”,探究教学新要求、新思路、新做法,探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英语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推进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全面实施。因此,我们要牢记小学英语课程六大核心理念: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宋萍萍老师:《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丰富了课堂的层次感与内容,让英语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人文意识,学生通过英语课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而且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更加深入的理解英语知识背后的风土人情,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特点,在文化教育的正确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锻炼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汪信凤老师: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以主题为纲,以语篇为目,开展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教育教学。围绕这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在整个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英语语篇教学中承载了各个目标要素的教学,其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刘德芳老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要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使评价不再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结,与学习过程良性互动,力求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有实际学习成效,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质量分析 以思促教
一个人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流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或多种思想。为了让学习的收获更丰厚,各位成员学习了新课标之后,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进行分享与交流,相互启发,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阅读分享 学无止境
正所谓“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为了让工作室的成员们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让她们的教和育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工作室为成员们购买了书籍。主持人罗婷老师希望成员们能够在闲暇之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读书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
温故知新 收获感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2022年版)》就如活水一般,既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理念,也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新方向。工作室成员们将继续悉心研究,努力实践,共同致力于小学英语学科的建设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汲取优秀经验,反思自身不足,砥砺奋进,笃志前行。新课标,新理念,新征程!We are on the way!
转自:“罗婷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