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落地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关于提高项目化学习校本适应性、优化项目化学习具体设计实施路径的一点思考

2023/6/7 11:37:44  阅读:275 发布者:

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

落地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工作室成员倪俐俐老师的项目化学习感悟《关于提高项目化学习校本适应性、优化项目化学习具体设计实施路径的一点思考》,更多精彩分享敬请期待!

01

项目化学习

——学习方式变革的方向

信息化时代 /

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技术更迭频繁,知识爆炸性增长。这需要教育者思考采用何种方式更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方式,探究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curriculum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到:“‘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体会学科思想方法。”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已有社会知识经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以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项目化学习并不是单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在学习方式上的创新和优化,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知识容量大,学习压力大,如果有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力合作,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素养的提升,那真是一件大好事。

庆幸的是,早在五年前,工作室主持人陈燕老师就已经带着项目化学习的前沿理念组建了海港区项目化学习实践团队,走进课堂进行项目化学习实践,实践从中学做起,工作室成立后,小学的项目化学习实践也随之起步。

五年后的今天,想起2022年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倡的项目化学习,再次感慨当初陈燕老师带领大家研究项目化学习是多么具有远见和前瞻性。这几年来,在陈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对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践有了很多感受和收获,但在当前学习方式变革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也觉得自己特别渺小,谈不上什么研究,做得也有很多不足,理解也许并不到位,在这里仅是对大家平时非常关心的问题,如“如何提高项目化学习的校本适应性、如何具体实施项目化学习,怎么提高实施效果”等问题跟大家谈谈我的思考。

02

提高项目化学习的校本适应性

治愈“水土不服”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感觉到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了解并认可项目化学习,听了项目化学习的培训和相关课例,非常想去在课堂上实施,可一旦要开始做就犯难了,就算是给了大家已经完成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老师们还是感觉上课没把握,学习效果远达不到预期。为什么最初老师们用项目化学习设计去上课缺少“安全感”呢?其实,2019年刚接触项目化学习时,我们小学组教师要去崇德实验学校上课前,我也是很紧张,心理没谱,现在分析起来,原因有三点:

1.对项目化学习缺少实践经验,不知道这样来上对不对,对自己信心不足;

2.害怕学生上课听不懂,表现不积极,无法胜任课堂上的“任务”;

3.农村学校的孩子适不适合?学困生听得懂吗?基础知识会不会落下?

现在的我想给那时紧张的自己一点建议:

 1.一定要勇于组队尝试。

刚接触项目学习的老师心里忐忑,这时可以采用陈燕老师指导我们小学组教师进行项目化学习实践的方法:同年级组的老师一起结组,共同完成一份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任务,然后在实施时,选择一个班,几位老师按照设计的逻辑去带领学生学习,在刚开始实践的阶段,这样分工合作每个人既不会感觉压力太大毫无头绪,也能在大家的合作中互相学习。

 2.设计时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班级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这一点特别重要。

例如我是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农村孩子的能力素质、水平相对弱一些。所以,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时,习作要求是学生要用学到的方法写一篇写景文,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这节课想要展示学生的习作作品,但是学生刚上三年级,写字速度较慢,语言组织不够快,因此在课堂上我提供给学生的作业纸上,给学生写了开头一句和结尾一句,让学生围绕第一句来写景点的美。这样学生的习作练习也做了,还能够提高习作速度,有更充分的习作展示时间。

3.只要设计实施得当,所有孩子都能从项目化学习中受益。

从现有的经验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资源来进行设计和实践,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并喜欢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学困生,项目化学习情景化、实践性的任务非常吸引他们,反而会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至于,项目化学习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实并不冲突,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要在过程中突出学习的重点,攻破难点。

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成长

03

项目化学习具体设计

与实施路径

当我们面对一本教材,想要开始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我们可以先选定一个单元去做项目化学习设计。下面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来说说我针对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以及设计后关于实施的一些想法:

1.设定单元主题名称,主题名称直指驱动性任务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小说整合为一组学习资源,分别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从整体育人的角度确定学习主题为“运用方法读文章,感悟成长写小说”。由此,形成了“写成长小说 品成长滋味”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主题,从题目中就可以知道这个单元我们要做什么。

 2.设定问题情境

 此处设定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驱动性目标任务,为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学们要和老师一起努力完成接下来的几项任务。

 情境可设置为: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学校近期将会举办一个“成长中的笑与泪”系列主题的公众号推文,现向同学们征集稿件,大家可以围绕自己的成长经历,写成长小说,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根据大家完成任务的情况,我们会以班级为单位选出最佳成长小说家,以“成长中的笑与泪”为主题,将小说刊登在学校公众号上。

 3.设计任务

怎么完成驱动性任务——写成长小说?那需要我们一起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符合前后逻辑的,体现循序渐进,由学到做的过程。这也是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较难的一点。

 4.困难处设置“支架”,整体设计要有精准评价,体现教学评一致

 这里的支架是“成长小说构思单”,因为在写小说时,情节有一定的曲折是一个难点,这个构思单能帮助大家利用情节曲线图的方法学会设计小说情节。

 在项目化学习中,评价必不可少,而且评价内容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主体,评价人也应是以学生为主。教学评三者应是一致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5.项目化学习的课时需要灵活把握

 一个单元的项目化学习根据内容需要的时间不同,小学一般情况需要8--12课时。因此我们在做好设计后,依照设计来进行上课,再根据上课的效果随时调整设计内容。

 6.不是所有的单元都需要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学习

 项目化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符合课改趋势,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不少老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有限,能力水平不同,从目前来看,项目化学习存在着相对来说耗时长,节奏慢的现象,这不是项目化学习本身的原因,我想是包括我在内的老师和同学接触项目化学习还不长,还没有完全领会项目化学习真谛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拿起教材,看看哪些内容更适合去做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如果能这样坚持,收获也应该是不少的了。

/ 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 /

04

用项目化学习的思维

来思考和做事

知行合一

 记得陈燕老师欣喜地给我们讲过十七中樊熙玲老师说过的话,这位老师通过学习和课题研究实现了卓越式的自我成长,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以前,我遇到难事就犯愁,不知所措。这几年,我通过跟着陈燕老师学习实践、做课题研究,心态完全变了,现在我遇到难事,难题,我都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没事,来,咱们研究研究”。

 一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多么深刻的道理。无论是项目化学习,还是人工智能研修平台,还是未来的各种新生事物,我们不妨多抱着“来,我们研究研究”的心态来学习、去实践。很幸运,我们能在陈燕老师的引领下快速成长,跟优秀的工作室同仁们在一起彼此激励,合作共进。

悄无声息间,我发现项目化学习已经走进了我的生活:学校靠近樱桃园,我们大家一起商量是不是可以举行以“我们的樱桃盛会”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呢?为此,我们的老师带领学生知樱桃、护樱桃、摘樱桃、做樱桃文创等等的活动,甚至开发出樱桃主题项目化学习手册。

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是不是可以把“做智慧班主任”作为一个驱动性任务,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把班主任要掌握的技能设计成一个个任务,来实现班主任发展目标呢?还有很多很多,我感觉项目化学习的思维模式已经深深影响了我,激发我对现实世界的诸多思考。

把握大势,知行合一,不惧改变,未来还会有更多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也想说:“来,我们研究研究……”

转自:“陈燕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