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五届郑州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观摩活动在惠济区绿荫路小学成功举办

2023/6/7 8:43:18  阅读:58 发布者:

春意阑珊处,浓荫夏日长。为进一步提升郑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加强区域间美育经验交流与学习,531日,第五届郑州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观摩活动在惠济区绿荫路小学成功举办。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宗英、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美术学科主任马饮川、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孙红保、郑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艺术专干马明辉、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崔永丽、惠济区教学研究室主任李晗、二七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明霞、惠济区教学研究室副书记程红霞、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徐敏、郑州市雕塑壁画院院长张松正、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侯鑫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美术学科教研员田金良老师主持。郑州市各县区教研员及中小学美术教师800余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田金良老师对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在美育工作上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也向参与此次活动的58所中小学展出的8000余件作品表示祝贺;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崔永丽代表惠济区教育局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为惠济区承办此次活动倍感荣幸和自豪,称这场艺术视觉盛会将开启艺术育人新篇章!同时也真诚欢迎各位美育同仁一起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共同探索、共同提升、让艺术之花共同绽放!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孙红保针对此次活动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进行了高屋建瓴的专业性引领和学科发展规划,并提出希望:一、把握好课程、校本、美术三个关键词,建构课程意识;二、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突出育人理念;三、如何有效的进行研讨和交流,促进校本课程高效开展;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美术学科主任马饮川充分肯定了郑州市美术校本课程近几年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对进一步进行课程建设给予了方向和建议;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徐敏希望将非遗文化技艺融入美育课堂,让学生感受民间非遗文化的魅力,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宗英表示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得益于各级领导对艺术教育的支持关注、美术教师们的默默坚守,让美育在教学中开花结果,让中华优秀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和发展,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郑州市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田金良

惠济区教育局副局长崔永丽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孙红保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美术学科主任马饮川

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徐敏

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宗英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一、美术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现场展示;二、泥塑校本课程研究成果优课展示;三、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汇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术校本课程研究成果课程丰富,设计新颖、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观者流连忘返,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参赛学校美育成果各具风格,作品形式多样,精美新颖,富有创意。走进展厅,泥塑作品映入眼帘:古朴素颜,风格多变。有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传神面塑,有拉坯上釉、彩绘点染的趣味陶艺,有风格多样、生动有趣的幸福泥娃,有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碰撞的创意粘土,有融合不同艺术形式、表达立体国画的泥塑丹青……一块块普通的“泥”被演绎的精彩绝伦。另外,还有利用多种艺术风格表达各种故事的绘本创作,体现学科的融合,充满了艺趣创意;有设色丰富、肌理变化的特色扎染,有巧借天然、充满意趣的精美叶雕,有融合综合材料、融入传统文化的钉绕线画,有古朴自然、题材丰富的麦秸秆画等等,无不凸显出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凸显学科背后的艺术价值。每个课程都充满特色,每件作品都赋予内涵,为观赏者们呈现了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

泥塑校本课程的两节展示课上,惠济区香山小学付珂老师展示的《泥型我塑——黄河小泥人》一课,利用闯关活动,通过“泥”彩飞扬、“泥”型我秀两个关卡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单,了解不同风格的泥塑,学习泥塑制作方法,创作不同风格、不同寓意的作品,让黄河人家热闹起来。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金水区艺术小学梁佳薇老师展示的《小泥人》一课,课前设置让泥人国恢复生机的任务,教师引导,通过人物造型、动作、表情、服饰四方面的制作学习,学生创作出形态各异的泥人,展示环节形式多样,生动演绎出泥人的动态。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课堂气氛活跃,突出学生主体性,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惠济区香山小学付珂老师展示

《泥型我塑——黄河小泥人》一课

学生展示黄河人家作品

金水区艺术小学梁佳薇老师展示《小泥人》一课

学生介绍泥人作品

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经验交流中,来自郑州市不同县区的十位老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经验分享,从课程背景、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阶段性成果及存在问题、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中原区美术教研员王娴老师分享的《以“泥”为美——用泥塑的语言讲述黄河故事》,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冯雪老师分享的《文——泥好生活陶艺课程》,登封市特殊教育学校李晓莉老师分享的《因“泥”而美》,新郑市仓城小学张梦唤老师分享《“故事绘”绘本创作》,二七区美术教研员王莹莹分享的《我和“泥”在一起》,惠济区安澜小学彭芳湲老师分享的《构建乡村小学麦秸秆画》,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陈朝勇老师分享的《非遗叶雕艺术》,经开区列子小学赵丽老师分享的《黄河面韵美术校本课程》,郑东新区龙子湖小学马丽辉《自从遇见“泥” 赋能向未来》,高新区美术教研员赵鑫老师分享的《蛋雕校本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每位老师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享,每门课程各具特色,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中原区美术教研员王娴老师分享

《以“泥”为美——用泥塑的语言讲述黄河故事》

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冯雪老师

分享《文——泥好生活陶艺课程》

登封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晓莉老师分享《因“泥”而美》

新郑市仓城小学张梦唤老师

分享《“故事绘”绘本创作》

二七区美术教研员王莹莹

分享《我和“泥”在一起》

安澜小学彭芳湲老师

分享《构建乡村小学麦秸秆画》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

陈朝勇老师分享《非遗叶雕艺术》

经开区列子小学赵丽老师

分享的《黄河面韵美术校本课程》

郑东新区龙子湖小学马丽辉

《自从遇见“泥” 赋能向未来》

高新区美术教研员赵鑫老师分享

《蛋雕校本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此次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示观摩活动,不仅是郑州市中小学美育课程开设与实施成果的精彩缩影,更是郑州市美术教育的一张靓丽明信片。为全市美术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研讨的平台,为进一步推动郑州市美术教育蓬勃发展提供艺术力量,为郑州市品质美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自:“郑州美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