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学得怎么样?四个自查建议

2023/6/6 17:51:26  阅读:8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糖纸匣子 ,作者教画图的粟米

糖纸匣子.

《我的第一本亲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魔法课》作者,粟米老师的公众号,教儿童思维导图,培养阅读兴趣,分享小学生作文方法

 

如果在四升五、五升六的节骨眼上想为初中蓄力,那么最佳选择不是提前学数学,而是抓语文和英语。

数学考察孩子的抽象思维,早一年学可能会很吃力,而等到大脑再发育一年,上手就会轻松很多——这就跟升级了硬件一样。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理化也是如此,这些科目一旦下功夫,提升都比较快。

而英语和语文都是慢功夫,等初中再想补课就会有心无力,反倒不如现在抓。

任何学习都是基于对现状的充分评估展开的,而当下的任何一处疏漏,在进入中学后都会被放大数倍,成为学习的拦路虎。

自查

关于语文,不妨这样自查。

Q1:一篇作文有几个错别字?

倘若偶尔出现一两个还不当紧,有可能因为没有学过而出错;倘若篇作文都有错别字,甚至多达五六个,那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写白字就像数学里算错了加减法,是最低级的语文错误,现在不注意消灭,等到了中学会吃大亏的。

Q2:字写得怎样?

很多家长认为,考试的时候写认真一些,书写工整就行了。可是真到考试的时候,时间紧、题量大,根本没有时间慢慢写。

到了四五年级,孩子们的书写已经拉开了差距,有些孩子潦草惯了、涂抹惯了,无形中给自己挖了大坑。

Q3:语文考得怎么样?前三分之一的基础题扣了几分?阅读分析扣了几分?作文扣了几分?阅读里面,哪些失分是因为基础不牢?主观题错了多少?

这样一分析,短板就清楚了。

补救的功课得两手抓:一方面,通过检查作业、整理错题、听写,帮孩子亡羊补牢;另一方面,将这些问题指出来,告诉孩子需要抓紧课堂时间,认真听讲、认真练习。

转过三年级的弯,孩子已经不再是七八岁的小童了,需慢慢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过去觉得,上课不能乱动是老师的要求,如果不遵守纪律会挨批;而长大一些则需意识到老师讲的都很重要,尤其讲到自己薄弱的地方,要有意识地去吸收。

与其唠叨孩子“你要认真听呀!”,不如在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询问他“老师讲过吗?你记在笔记或书本上了吗?”

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上课的时候大脑放空,那么课下就要花数倍的时间去补,还不见得能弥补得上。

Q4:养成阅读的习惯了吗?

阅读不仅是为大语文蓄力,更是成为应试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高考语文试卷已经从以往的7000多字增加到了10000多字,数理化试卷卷面字数也增加2-2.5倍,数学卷的文字量将突破5000字。

读得慢、抓不住重点,将成为学业竞争中的硬伤。

阅读是阶梯性的,得先培养兴趣,再考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也就是说,先找孩子喜欢看的书,读进去,读出乐趣,再加以引导,使之读出滋味、读出收获。 

用行动消减焦虑

焦虑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行动起来。

小学喊双减,中学天天练、周周考,许多孩子如同赤膊上阵,被“打”得措手不及。想减缓这个陡坡,就早一点做准备。

我的经验是,在思考的时候写一写,会有很大帮助。

比如,画这样一个四宫格:拿出一张A4纸,对折两次,把它分为四部分。分别写一写“我焦虑的”、“我期望的”、“可以改变的”和“实施计划”。

如果想改变的有许多项,那么就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来排序,先聚焦1~2项。

在其中常常会有“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这些往往容易被忽略,需特别注意。

比如练字很重要,却不紧急,就一天一天搁置下来。等孩子字体成形、课业繁重,再想练也无力回天了。

比如阅读也很重要,但不紧急,也容易被遗忘。

作文也是如此——低年级时,老师评分标准宽,看上去还挺好,一旦露怯,就发现不那么容易提上去了。

这些问题平常一想到就头大,干脆静下来写一写,帮孩子做规划。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