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 ,作者语墨
第一课时
这个单元的三篇童话故事都具有反复的特征。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指导朗读和完成其他课后题目标之外,我会把故事情节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以此作为支架,鼓励学生讲故事、演故事。
《棉花姑娘》的第一课时,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在精讲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提取信息的方法运用到内容相似的3、4自然段中。通过巡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具备了做好笔记(大小适中、用直尺……)的意识,这点是令人欣喜的。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齐读课题(读好轻声)
2. 学习生字
(1)棉
·认读生字卡。
·拓展词语:棉布、棉衣、棉被、棉鞋
(2)娘
·认读生字卡
·为什么要在棉花后面加个“姑娘”呢?(感受童话的可爱)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提取信息
1. 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文中出现的动物或者植物用方框标注出来。
2. 交流框画的植物、动物
(1)棉花姑娘、蚜虫(这个很容易勾画掉,但很重要,它是故事发生的根源)、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
(2)学习生字
·燕。认读生字卡,再次巩固四点底的意义,拓展词语
·瓢。认读生字卡,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提取信息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棉花姑娘怎么了?(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课文说这是怎样的蚜虫?(可恶的)想象说话:你就是棉花姑娘,叶子上长了许多蚜虫,你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会想什么呢?
生:我的叶子上长了好多蚜虫,怎么办呀?
生:好多蚜虫呀,它们都在吃我的叶子,太讨厌了!
生:这些蚜虫都在吃我的叶子,真是太可恶了!
……
师:真是可恶的蚜虫呀!
(3)体会心情,读好句子
棉花姑娘生病了,所以她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
学习“治”。
师:谁能说出棉花姑娘的盼望?
生:我真希望有医生来给我治病呀!
生:要是有医生来给我治病就好了!
生:要是谁能赶紧治好我的病该多好呀!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棉花姑娘的话,用横线勾画出燕子的话。
(2)想象棉花姑娘的苦恼,读好对话。(抽多生读)
(3)想象燕子的无奈,读好对话
·燕子怎么说的?燕子为什么不能帮上忙?(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引导做笔记。)
·你从中感受到了燕子怎样的心情?(帮不上别人的无奈、失落)
·学习“别”,理解“别”的两种意思。
·抽生读出燕子的无奈
(4)男女生分角色读
3. 自主阅读3、4自然段,学着第2自然段的样子,提取关键信息,做好笔记。
四、书写指导
本节课指导的是半包围结构的“病”和“医”。提醒注意病字旁的书写要点以及“医”的书写笔顺。
(箭头中间加一个“捉”更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顾这个故事中出现植物和动物,叫叫它们的名字。
二、学习课文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2)为什么啄木鸟不能帮棉花姑娘?(它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2)棉花姑娘这次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吗?(高兴)为什么呢?猜猜棉花姑娘怎么想的?
生:听大家说青蛙捉害虫可厉害了,它一定能够帮我。
生:刚才问的都是天上飞的,捉的都是高处的害虫。青蛙在地上,应该能够帮上我吧!
生:青蛙可是捉害虫的高手呢,它肯定能帮我,就找它吧!
(3)那为什么青蛙也帮不上忙呢?(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3. 分角色再读3、4自然段
4. 学习第6自然段
(1)想象棉花姑娘的心情
一连问了三个捉害虫的高手,都不能帮自己治病,棉花姑娘是怎样的心情呢?
(2)学习棉花姑娘病好后的样子
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看看它变成什么样子了?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出病好之后棉花的样子。(勾画、交流)
学习“碧”。学习句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描述事物,拓展类似短语
学习“吐、啦”。用“啦”放在句末说话,感受“啦”表达的喜悦。
5. 学习第5自然段
到底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呢?快去第5自然段找找看吧。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七星瓢虫)它为什么叫七星瓢虫?你能用文中的原句回答吗?
(3)学习生字“然、奇、颗”。
认识大字头,发现变形。结合故事理解“惊奇”。
区分“颗”和“棵”
(4)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它会对七星瓢虫说什么呢?
6.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用“谁会捉……”的句式说话。
三、演一演
1. 小组合作,分角色演故事
2. 小组展示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