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研学海】学海路学校“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报道(第17周,第72期)
2023/6/6 15:28:00 阅读:68 发布者:
周周都有大教研
~学海路学校~
为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新要求、新思想和新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不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本学期学海路学校继续开展“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
5月31日下午第一节课由李海侠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家》一课。这节课上,李老师先以学生熟悉的文具
导入新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采用随文识字,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然后,李老师在课堂上采用表演读、做动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人物对话;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并书写本课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下午第二节课是刘原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本课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展现了溪边垂钓、江上游泳和林中采蘑菇三个快乐的儿童生活场景。课始,刘老师以欢乐的歌曲导入,为小诗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接着,通过学习《溪边》这首诗,引导学生入画入境,抓住“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等难懂的诗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运用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诗句,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江上》时,刘老师开展了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将习得的方法加以运用并掌握。在最后的拓展延伸“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童年趣事,尝试创作自己的小诗。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孩子们或是读出水墨画中的动静之乐,或是说出特写镜头下的灵动之美,亦或是提起诗意的笔写下创作,都是点染自己成长的过程,也将成为自己童年水墨画中的一笔。
两节课后,教研组长年梦琪、王学玲和教科室副主任杨雪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在肯定授课教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年老师提出,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话说完整;王老师提醒教师们要注意课堂容量、关注授课时长;杨主任则提出教学设计应环节清晰、结构紧凑等。
周周大教研,课课有提升。学海路学校将继续把“周周都有大教研”活动作为构建生态校本教研体系,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转自:“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