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开放学海】学海路学校与晨光小学联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023/6/6 15:21:34  阅读:75 发布者: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区域间兄弟学校的友谊,518日上午,蚌埠市学海路学校与蚌埠市晨光小学联合开展校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海路教师专场,由晨光小学承办。

学海路孙雨薇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吊饰》。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美导入,以美为主,贯彻美在生活的理念。孙老师先是以江南春天的美景视频导入,让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沉浸在美的氛围中,自然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吊饰,再利用不同材质的特性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锻炼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课上,孙老师通过展示常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充分感知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比观察节日中的吊饰,让学生了解吊饰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同时,围绕吊饰的制作方法开展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吊饰的装饰和连接方法。整节课,孙老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索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吊饰的丰富多样,进行美育熏陶。

学海路葛双双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青蛙卖泥塘》。本节课,葛老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做青蛙的“合伙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安排了三个学习活动,巧妙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葛老师运用“读、圈、说、演、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双手来创造的道理,同时,表演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节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学海路李娟老师执教《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在教学中,李老师先从单元导语导入,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伟大的品格”。接着围绕“读、品、悟”是三个关键词展开古诗教学。读,分为合作读、比赛读、配乐读、配视频朗读;品,利用含有送别、玉壶、报国之志的各类古诗和王昌龄的生平资料,充分让学生走近诗人品味诗意;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孤独的心境和高洁的志向;做到读得好,品得透,悟得深。最后,李老师建立联系、对比,适时与学生一起赏析诗人写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之处,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扎扎实实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

学海路杜娇娇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在教学中,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学活动扎实有效。在学习课文时,杜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谈谈对人物内心的体会,同时结合图、文、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代入情感,最后利用评价量表让学生做到说、写、评的结合,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海路孙玉洁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语文《人物描写一组》。课上,孙老师从单元导读入手,紧扣教学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在生字词教学环节,孙老师指导学生理解了重难点词语;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最后,将课堂所学落实到单元要素中,通过练笔掌握难点,呈现出一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

课后,晨光小学副校长宁守龙组织各学科开展集体评课。宁校长先请授课教师讲述自己教学设计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等,随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宁校长进行点评,他认为几位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准备教具,课件准备充分,教学环节紧凑、衔接流畅,教态自然,设计运用恰到好处,充分关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校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了兄弟学校之间的友谊。

转自:“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