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实验小学
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新课标下的
课堂变革教学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2022版新课标的深度学习和落地落实,展示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变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市教科所组织开展了新课标下的课堂变革教学展示活动。2023年5月23—24日,广元外国语学校、广元市实验小学、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三所学校联合开展市区镇三级学校课堂展示,围绕语文、数学两科开展两天两个专场的教学与讲座研训活动,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负责承办。县区部分学校、宝轮片区学校的100余位学科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
市教科所袁仕伦所长、利州区教研室柯兴主任出席并讲话,七一宝轮小学陈忠伟校长致欢迎词,广元市实验小学高齐君校长和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分校冯孝传校长分别对语文、数学专场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
市教科所袁仕伦所长讲话
利州区教研室柯兴主任讲话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陈忠伟校长致欢迎词
广元市实验小学高齐君校长做语文专场总结点评
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分校冯孝传校长做数学专场总结点评
5月23日语文专场
课堂风采
广元市实验小学梁小玲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课文《棉花姑娘》,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三个任务,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任务推动以读为抓手,以读知文、以读共情、以读促用。在教授朗读时引导孩子们抓住关键词,用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精妙之处,揣摩语言文字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读中带说、读中得法、读中语用、读中演绎。三处语用训练读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广元市实验小学向麒蓉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童话故事。对于童话故事,孩子们并不陌生,他们喜欢看童话、讲童话、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向老师以学生现有学情为基础,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由潜入深,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解疑、感悟。搭建精巧的支架,从提取文本信息入手,借助表格对比,发现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再化身“奶奶”示范讲故事,引导学生发现故事讲精彩的秘诀,最后让学生抓住其中一个故事的某个情节进行扩编,或自己创编一个全新的故事,落实“导扶放”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在创编故事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整节课,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积极走进整本书,达到让学生站到课堂正中央的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
广元外国语学校肖艳老师授示范课二年级《青蛙卖泥塘》、马元菊老师授示范课三年级《奇妙的世界》,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肖安芳老师授示范课五年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专题讲座
广元市实验小学杨洁老师以《“读"占鳌头,“声"动课堂——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为题,对梁小玲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第二课时进行说课式讲座。讲座立足新课标,定位单元整体,紧抓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任务群,阐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针对课堂三处语用训练解读“读中启发、读中引导、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课堂中的落实。依据新课标指出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读为其他语文素养的依托,将语文听说读写等其它语文素养有机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让语文阅读课教学“读”占鳌头,让朗朗读书声生动我们的语文课堂。
广元市实验小学赵馨老师讲座题目是《以文学阅读促创意表达》,以向麒蓉老师执教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为例。综合分析课标和教材,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对应实际学情目标,创设真实任务情景、聚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推进语用实践,来分享对于新课标中有关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任务群的解读和该任务群下的单篇单课时教学设计,详细讲述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状态、语言运用水平、思维能力程度、审美创造品味四个方面在本堂课的落实。
广元市实验小学蔡敏主任做了《新课标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主题讲座。她立足新课标,结合理论与实操,从眼前明方向,教学设计与实施有依托;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有落点;手中抓要点,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方法”三大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述。眼前明白哪些方向?一是要明白课标的方向,二是要明白教材的方向,三是要明白大单元教学的方向。心中怎样才有学生?一是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是着眼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三是注重学习方式变革。手中抓哪些要点?抓教学目标的设定,抓教学内容的确定,抓教学资源的统整,抓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有有依托、有落点、有方法,为参会的语文老师指出了新课标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张教华老师做了专题讲座《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诵——以小学语文高段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为例》;广元外国语学校肖艳老师做了专题讲座《依托支架 活动助推——小学语文低段复述教学策略探究》、马元菊老师做了专题讲座《整合经验,读写奇妙——让学习更有效》、刘碧华做了专题讲座《小学习作起步的支架搭建与常态实践》。
广元市实验小学高齐君校长从深刻把握语文学科本质、抓住语文教学关键变革、深入践行语文核心素养育人导向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总结。
5月24日数学专场
课堂风采
广元市实验小学黄婕老师展示一年级《我的百数表》。首先黄老师通过新旧《百数表》的对比引入新课,然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规律。最后,通过全员参与为数找家,为数找邻居来巩固规律,运用规律,培养数感。整堂课设计巧妙,充满智慧。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勤于思考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元市实验小学杨春梅老师展示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杨老师通过复习平面图形引入,然后借助孩子们熟悉的小棒摆独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在三种方法对比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接着在活动二中放手让学生用13、14、15根小棒摆正方形猜想除数与余数的关系。得到猜想后又通过摆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和推理来进一步验证。最后,在学生讨论,辩论中巩固所学。在杨教师的引导下精彩不断生成,有余数除法的模型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张燕老师展示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由怎么测量操场面积这一实际情境出发,然后紧紧围绕“猜想—实验—探究—结论”进行活动,得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在练习中迁移出正方形的面积。最后通过练习巩固,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广元外国语学校杨春雨老师展示四年级《平均数》。杨老师通过视频导入,借助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了平均数及平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通过有趣判断题和对应习题使知识得以巩固。
广元外国语学校王艺老师展示五年级《趣谈面积》。王老师通过设计一个烟囱需要多少材料,包装一个烟囱需要多少包装纸等问题引入。然后计算两个烟囱需要多少包装纸,对比大面重合,中面重合,小面重合进行思考,比较。三个烟囱,四个烟囱呢?怎么拼,那种拼法最省?两堂课趣味浓,思维含量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题讲座
广元市实验小学赵亮老师结合《我的百数表》作了题为《让数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的分享。她指出数概念的发展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把培养数感落到实处?通过三次建构,在两次活动中不断探究,灵活运用,不仅深化了对数的认识而且有效落实了数感。
广元市实验小学薛姿老师结合《有余数的除法》作了题为《经历操作,生长素养》的交流。她指出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就能使学生的操作切实有效,学生才会动而不乱,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本堂课在经历了以下操作:在认知生长点进行操作对比;在思维“跑马场”进行操作比较;在实践困惑中进行操作发现;在问题猜想中进行操作验证。完善了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构建,认识了余数,并理解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实现了知识的建模过程,内容整体推进,活动有序进行。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赵静老师以《问出智慧,探出精彩》为题结合课标做讲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广元外国语学校杨春雨老师做讲座《合理整合教材,构建精彩课堂——以“平均数”第一课时为例》、王艺老师做讲座《以趣为引,探思维之妙——以“趣探面积“为例》。
广元外国语学校朱颖老师作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浅谈》为题的讲座。首先她结合新课标谈了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然后,结合教学案例谈了培养小学生思维的路径与经验。
广元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广元市数学名师卢艳华老师以《夯实“四基”落实“三会”——2022版数学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为题作了讲座。首先她围绕如何准确把握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这一问题展开,阐述了顶层目标(“三会”核心素养)、中间目标(“11大核心概念”)、支撑性目标(“四基”“四能”)的三层结构并勉励大家把这个体系融入每一节具体的数学课中,通过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达成目标。然后她结合具体而详实的例子分四个方面(1.基于大单元整体结构的教学思考2.基于课时教材的深度研读分析3.基于情境与问题探究的教学流程4.基于典型性和递进性课堂作业的巩固诊断)进行了教学指导,把2022版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落到了实处。
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分校冯孝传校长做了总结点评。他肯定了五堂课是以课标为指导,并且优化了数学教学方式,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发挥了数学的育人价值。同时关注了学生起点,关注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关注了数学价值的体现,关注了数学思想的渗透。
此次活动搭建了城乡学校、区域学校之间教学研究的新桥梁,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未来,我们初心如磐、奋楫笃行,联合研训定会花开一路,花开似锦。
转自:“广元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