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在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魏永新股长的带领下,全市小学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和小学语文学科罗云燕教研(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赴中山参加小学语文“把握时代脉动,对标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堂生态”名家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回来后,大家都认真总结,写下自己的感悟。本着“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目的,公众号继续刊发工作室成员及其他老师的学习心得体会。
赏名师教学魅力,寻语文课堂之美
——“名思教研”活动有感
(兴宁市实验学校 陈文香)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名思教研”活动,四天的课程,播种下满满的希望。从文言文到古诗词,从快乐读书吧到统编作文教学,从识字写字到统编课例……专家们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报告,都让我们如沐春风。
张祖庆老师的视频号介绍名著的方法让人眼前一亮,何捷老师的借物抒情的写作指导让我知道方法和路径可以让语言更具语文味,张学伟老师的想象指导带领我天马行空地想象了一番,还有蒋军晶老师,罗才军老师等名师风范都让我着迷。
一如既往地喜欢王崧舟老师,他的“诗意语文”在每堂课上都有体现,这节《梅花魂》也不例外。王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非常高超巧妙,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整堂课一气呵成,诗意盎然,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王老师讲课的声音轻松、舒缓,深情款款,真是独具匠心。王老师的课引发了我的点点思考:
一、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具备深厚功底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走进学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做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
二、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具备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的能力,这样才能与学生心灵沟通。一节好课的生成,既要与孩子们心与心地沟通,更要有教师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能力,并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王崧舟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解读文本之深细让人折服。他从大处的文本脉络梳理入手,到细处一个又一个藏在事件中那些细节的涵义品味;从历代的梅花诗词导入,到一位又一位具有梅花精神的名人事迹介绍;由坚守节气顶天立地的梅花精神认识借物喻人,到介绍我们心目中各种可以借喻中国人秉性的繁花;有听说读写背的训练,又有逻辑思维的延展……实现了高效而情趣盎然的课堂。
王老师是怎么解读《梅花魂》,在接下来他所作的报告《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中阐述的相当明白。而听了他的报告,让我对学习任务群有更准确的认识。他强调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之间的桥梁和载体,它是作为课程路径存在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关联性。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一个学习单元。不是教材单元,也不是内容单元,它依托教材但又不全是教材。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一切从定位出发,再进行构建和实施,最后达成教学评一致。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新课标致力于改变语文课程视见野、语文内容结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价体制等,但永不改变立德树人的宗旨、发发展素养的目的、学习语用的属性、热爱母的情怀。在变与不变的辩证跋涉中,语文走在向诗和远方。”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关注孩子,让孩子通过语文发现自己,这就是语文的终极目标。
在“名思教研”观摩会上我欣赏了名师教学魅力,找寻了语文课堂之美,所见名师甚多,不能一一列举,收获丰盛,值得慢慢回味。今后我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适应课程改革,取长补短,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价值,让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小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重构”
——名家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心得
(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 陈嘉欣)
这次小学语文“把握时代脉动,对标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堂生态” 名家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国内小学语文教育的最新成果,更是推动了教师理论文化修养和学术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七大版块的设计,活动覆盖面广泛,涵盖了各地小学语文名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
本次活动强调了把握时代脉动和对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升级是每位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更是至关重要。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了名家名师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探索,以及他们积极创新和变革的精神。
温儒敏教授的报告《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温教授指出,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凝练了语文学科的功能性质,终结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数什么学什么”等问题的争论。而“以一带三”的提出也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得以实现。这一理论和概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以一带三”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温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四点建议,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贯彻“以一带三”教学模式的参考。首先是要注重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是要善于利用统编教材和单元教学的优势;第三是要明确各个学段的教学要求、标准和梯度;最后是要注重语言运用的本质要求,让每一节课都有可以把握的干货,提高教师的备课主动性。
在本次活动中赵志祥老师的《春夜喜雨》课例也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在课堂开始前,赵老师首先介绍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引入了“春夜喜雨”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随后,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感性阅读和理性分析。他注重挖掘诗歌的情感和意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解读,让学生领悟到诗歌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他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哲理。这种感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赵老师还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不断鼓励孩子敢于尝试与犯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通过这堂精彩的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赵老师所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首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其次,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了课堂互动和实践环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最后,他还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有幸听取了王崧舟教授的报告《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通过他对于学习任务群、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育行业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王崧舟教授首先介绍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内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旨在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任务群,学生可以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成果。他强调了学习任务群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的重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尤其重要。通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随后,王老师又讲述了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平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如何加强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听取王崧舟教授的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行业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他的思想和理念颇具启发性,让我深入反思和思考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方法。同时,他所强调的学习任务群和课程改革等新兴教育模式,也表明了教育行业正处于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2022版新课标的推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在这个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需要逐步进行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现实需求。
通过观摩名家名师的课例和报告,我不仅受益匪浅,更有机会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对新课标推进的开始。名家名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展示了语文教育在思辨能力培养、跨学科整合和学习任务群设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更让我认识到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方法、认识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教育实践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和“任务导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赏名师教学魅力,寻语文课堂之美
——小学语文名思教研活动总结
兴宁市兴城中心小学 罗爱萍
人间五月天,浅夏胜春烟。5月16日至20日,我很荣幸跟着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的魏股长、教研员饶金龙老师罗云燕老师他们,一起到中山为期5天的学习,这次中山之旅的学习,最大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虽然很累,但有着满满当当的收获!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现将这次学习收获简单梳理下。
本次活动以实践和落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核心目标,通过“把握时代脉动,对标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堂生态”等四大主题展开研讨,为老师们充分践行新课标精神,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积能蓄力。
本次活动名师云集,课例、讲座精彩纷呈,在大师们的引领下,老师们头脑风暴不断来袭,思维火花时时闪现,尽情享受着此次小语届的饕餮盛宴。
首先说说开场大咖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线上报告《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如和风细雨,让我困惑的学习任务群概念更清晰。
他提出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一”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他告诫小语人:教学中,教师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语文课必须重视并落脚于“语言运用”,强调其本位作用的引领和覆盖作用,把其他三方面“带”进来,自然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作为重点和难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温教授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并非颠覆式革命,不要搞形式主义和一刀切,要避免过于重情境和活动而忽视经典阅读,也要避免过于重视“群文学习”而忽视基本功培养,语文课还是应该立足语言运用,立足听说读写。温教授希望我们要看课标、多读书。目前的关键是调动课改的主动性,请老师们主动“去改课”,而不是“被课改”。那怕是工作很多也要挤时间读书,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句句朴实的话语无不在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指明方向。听着温老的殷殷嘱托,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这句话时,我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愧疚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都没有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虽然每天要求学生看书,每周都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自己平时也喜欢买纸质书,但就是难于保证每天有时间看书,通过这次的学习,尤其是温教授的嘱托,所以决定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书单、定时间看纸质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为实现重构课堂生态的深度学习,谭方老师和赵志祥副主任分别进行了《母鸡》《春夜喜雨》的课例展示。谭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她引领学生先梳理文脉,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再聚焦母鸡叫声,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同时启发学生揣摩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最后以“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升华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赵老师极具个人魅力把沉闷的、紧张的课堂气氛调到学生争着表现自我的自信课堂,他那对课堂的把控力真的是信手拈来,尤其是他那对诗歌朗诵,那长言之,嗟叹之,永歌之,到最后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让人耳目一新,沉醉其中。
在所听的课例中,我觉得最富有创新的是张祖庆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六年级课例《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他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活动环节层层推进,步步“精”心。整节课最大的亮点,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祖庆说”视频号,现场录制学生阅读分享的视频,并即时发布,实现真实情境的展示,现场掌声雷动,他用如此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整堂课高潮迭起。听课的我们如梦初醒,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课后,张老师做了简单的分享,他给老师们的建议:老师的使命,帮学生树立信心,让孩子忘掉课堂,回归自我,语文课应该创设一个真实,应贴着地面,应软着落,真实的发生。告诉我们小语人应该用语文去做事,去做事中成人。
王崧舟教授带来课例展示《梅花魂》。开场王教授和学生聊喜欢的花,聊喜欢梅花的人,再聊关于写梅花的诗词,来创设“梅花”语境,可谓未曾曲调先有情。接着王教授出示描写“梅花”和“外祖父”的词串,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串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初识“梅花”印象,再通过学习单指导学生概括外祖父事例,梳理出“梅花”文脉。整节课围绕“梅花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随后王教授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猜猜作者陈慧瑛在老家山坡上种的树会是什么树?学生寻找理由。在学生寻找发现的过程中,王教授的引领作用极具魅力:他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梅花的比喻意义、梅花的象征意义,再到梅花寄托的情思,可谓层层深入,令人叹为观止。正当我们以为课文将自然而然结束时,可王教授却又抛出了陈慧瑛的相关资料,带着学生走进陈慧瑛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又一次地感悟陈慧瑛的梅花魂,使文章的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回顾整节课,王教授围绕“梅花”这个文学意象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使梅花魂清晰可触摸。课上,王教授始终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亲切的话语不断地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安慰与信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自信满满,师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不断地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整堂课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一堂堂别具一格的名师课,带给我们深刻的感悟,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一次次触动我们的心灵。我必将此行的收获带回学校,带动老师们好好研读新课标,在一线的教学中勇于实践、努力实现,从而找到最美的语文课堂!
“更美丽”在后面!
——“名思教研”学习心得体会
兴宁市宁新中心小学
曾激波
(返程交流发言稿)
各位同仁好:
感谢这该死的信号,我终于第一次坐在了前排位置;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上苍,后排的邻居们对我都特别热忱----罗校长心痛我夜寝难眠,每天陪伴我至临晨三点;陈同学觉得我长得丑,亲自帮我P图;当我被体育馆姐姐拒之门外时,小柯主动送来了门票……像这样助人为乐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枚举啦。同学们,这些都是雪中送炭啊!真是患难见真情!
可是,我们的宇宙另一边,就不敢让人恭维了。(“名思教研”课堂上的宇宙相对论被我借来用啦,所谓正反面论。)车头的前面,“坏人”可是大大的有!----就比如罗总,人表面上挺不错的,说话却一点儿也不靠谱。说好的“孤独的人找他”,一到关键时刻就变卦!我们的骆老师,非常孤单。罗总不但不理不睬,还擅自关上她的窗(骆老师的房间是单人间,还没有窗户。)骆老师,你孤独吗?需要有人陪吗?罗总是不靠谱,但是还有我们呢!还有,我们的魏股长,我对他也是挺有"意见的"。大家一上车就布置了那么繁重的任务----每个人都要写2000字的心得体会,而且还要在返程途中交流心得体会,搞得我压力山大。幸亏,我这个人比较坚强,越是艰难的时候,亦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总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于是,我比以往任何一次外出学习都要认真。至少我没有逃课。“名思教研”一开讲,温儒敏老师建议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的种子”,首先要列读书的计划和书单,读书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读书要有彼此交错的3个圈----经典、相关、专业。虽然只记住了3个词,但我可是倒背如流!从此,我爱上了读书。罗主刚巧买了一本书,是张祖庆老师的《刚好遇见》。从书里,我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摔跤、逃课、挂科……我可是样样在行!也许,天底下的能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吧。可是,为什么我没有成为像张祖庆、王崧舟那样的大作家或大教育家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刚借来的心爱的书又被罗主要了回去。于是,我发誓一定要自己把这本书买回来,我发现在淘宝买比现场买还要便宜20多块钱,而且24日就能送达,还送货上门呢。罗主,我可是记仇的人。你等着!当然,也许罗主并非有意为难我,她只是一个爱书之人。我对曾主任可是有成见的,曾主买了俩本书,一本也不肯借给我。而且还有一本是我帮她索要了大师的签名。这可是有实捶的,有照片为证……感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的《宇宙的另一边》给予我发挥的空间,但是也招来一顿打,坐在车头前面的姑娘们对我意见非常大。不过,都是粉拳。张老师讲着讲着,童话世界里的陈诗哥(儿童作家)真真实实地走到了我们的面前。女教师们一片尖叫,瞬间变成了嫩粉。这次“名思教研”真刀实枪,来了好多大咖----温儒敏、窦桂梅、冯骥才、何捷、王崧舟、陈诗哥……
名思教研,如火如涂地进行着。好学的我又亲眼目睹了大师们灵魂一次又一次剧烈地碰撞,王崧舟、陈诗哥们就像一个个大火球,燃烧了整个体育馆,老师们变成了燃烧的海洋,看着这些艳丽的景象,我并没有选择逃跑,我心甘情愿被燃烧!终于----一个个炽热的大火球释放出来的光芒,既照亮了我也燃烧了我……于是,我终于相信,知识也能让人疯狂!
回到酒店,我搭乘着希岸酒店的电梯徐徐上升,心序难平,抬头看见电梯门上的俩行字——如果美丽有秘诀的话……那就是在希岸狠狠宠爱自己。欣赏之余,也精心修剪一番后送给大家----如果美丽有密码,就一定要相信“更美丽”在后面!
结语: 曾校长这篇妙趣横生、幽默诙谐的文章,仿佛让大家回到了当时学习的场景,辛苦并快乐着。此次学习之旅大家不仅收获了丰硕的精神食粮,还收获了新的友谊和意想不到的乐趣。兴宁小语人结伴而行,互相鼓励,相信更美丽的在后面!
转自:“兴宁市小学语文罗云燕教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