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拥抱“三新”变化 迎接“三新”挑战丨2022学年广州市下学期高一数学第16周教研活动回顾

2023/6/6 10:55:42  阅读:89 发布者:

2023526日(周五)下午,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数学科和高一数学中心组的精心组织下,广州市高一数学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高一中心组组长刘涛主持,刘老师首先对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了肯定,接着对下学期的教研活动安排进行征集,希望通过接地气的活动组织,真正帮助到一线教师,不断提升广州市数学教学水平。

刘涛老师主持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冯伟贞教授为全市高一数学老师主讲题为“三新”一致性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报告现场

冯教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高屋建瓴的阐明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

二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课程标准的内涵

三是结合高考评价体系与课程标准内涵的一致性进行了说明,并建议广大一线老师,要认真阅读高考评价体系,领会课程标准的深层编写意图;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标内涵一致性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标内涵一致性

四是结合具体案例,对新教材与课程标准内涵的一致性进行了解读,引导老师们将课标要求融入平时的教学,要学会读教材;

新课程标准与教材一致性

最后,冯教授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出了“三新”一体化教学策略。

1.安心用好用足教材,扎实用好用足教材。

2.关注认知障碍分析及有效干预的实证。

3.通性通法是根本。

4.大单元设计兼顾“四层内容”。

5.作业设计、测验设计、考试设计“四翼”维度完整。

6.分类、分层备考。

教学建议

最后,教研院吴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并殷切期望全体老师能够认真学习讲座内容,仔细阅读新课标,真正用好新教材,思考教学评一体化,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精心设计问题,借助问题串引导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

吴坚老师小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主会场

线上各区教研体会

【花都】

今天的教研讲到高考备考不必拔高太厉害,加载过多高等数学知识会增加学生负担,仍然应该在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上下功夫。也不必加载过多特殊解题技巧,应立足通性通法,促进通性通法的迁移,要钻研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考查的是真会解题,要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和建模能力。

【增城】

冯教授关于《“三新”一致性的思考与教学建议》的讲座,介绍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希望教师明晰高考改革的方向,认识到情境对培养学生从“机械刷题”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讲座还深入分析了课程标准的内涵,明晰高考评价体系与课程标准内涵的一致性,通过丰富的例子让我们感悟新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我们要重新思考怎么读教材,怎么教教材,受益匪浅。

【南沙】

冯教授的《“三新”一致性的思考与教学建议》讲座,分析了新高考评价标准、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纠正了一线教师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新教材上的误区,要加强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的研究,同时冯教授也给出了很好教学建议,这对我们适应新教材新高考特别有帮助。

【从化】

冯教授《"三新"一致性的思考与教学建议》的讲座,全面介绍了高考评价体系,新教材与新课标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实施教学,让我们收获良多。冯教授强调,要立足新课标,洞悉新教材变化,充分用好用足教材;要立足大概念,建构主题情境化,重视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要立足大单元,探索课程新路径,着重在学生的疑惑处,难点处设置议题。

附:

第四期微课分享

1.球的体积(广州市育才中学  梁结文)

2.经典例题讲题(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  黄雁冰)

3.棱台体积公式的推导(广州市铁一中学   姚雨婷)

转自:“广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