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新闻,这一单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元教学,有明确学习任务:任务一:“新闻阅读” ;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
新闻教学不应是单一的新闻知识灌输课,不应将单元内的一篇篇课文和其他板块独立开来,而应用阅读驱动实践、用课内辐射课外再反哺课内的单元整体教学。具体而言:“新闻阅读”,以学生的前置性阅读为基础,采用群文阅读策略;“新闻采访”,以活动为中心,联结热点事件;“新闻写作”,以能力为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此完成“活动探究”单元中“读”“行”“写”三位一体的知行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知识,能准确迅速获取信息。
2.比较异同,分析归纳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3.品味新闻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情怀。
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小小记者训练营,在这里我们将从更专业的角度、通过阅读新闻提升大家的新闻素养,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训练之旅。
活动一:快速抢答——新闻我知道
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第一单元的五篇新闻,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关于新闻文体知识的考核。
1.你知道什么是新闻吗?
2.广义的新闻和狭义的新闻分别指什么?
3.新闻的一般要素是什么?
4.新闻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
1.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2)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 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六要素”
“五个 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加上 How(如何),即“五个 W 加一个 H”,成为新闻“六要素”。
4.新闻的结构
由五部分构成,即标题(分为: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 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
背景: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5.新闻的特点:
⑴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
⑵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具体.
⑶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
“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 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 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6.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活动二:对比阅读——新闻观察室
阅读教材文章《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观察它们在体裁、结构和内容上的异同点。
篇目 | 体裁 | 结构 | 内容 |
《消息二则》 | 消息 |
|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消息 |
|
|
活动三:群文阅读——明新闻体裁
细读第一单元的五篇新闻,把握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特点。(学法指导:可以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体裁各自的特点)
篇目 | 体裁类型 | 体裁特点 |
《消息二则》 | 消息 | 时效性极强,篇幅短,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消息 | 时效性强,篇幅极短,运用记叙、说明的表达方式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
《“飞天”凌空》 | 新闻特写 | 时效性一般,篇幅灵活,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
《一着惊海天》 | 通讯 | 时效性较强,篇幅较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记述新闻事件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 新闻评论 | 时效性较强,篇幅灵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新闻事件发表评论 |
活动四:分析语句——悟情感表达
跳读第一单元的五篇文章,勾画出能够表明作者的态度与倾向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新闻内容。
1.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一句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词语,但通过对获奖者做 出的贡献的评价“最大”,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崇敬之情。
2.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的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轻盈的箭”“自天而降的仙女”“悄然不惊”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3.“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风采”“史册”是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也是对那些为祖国强大而努力的奉献者的讴歌;“定格”“镌刻”表达骄傲自豪。
4.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表达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意愿。
活动五:学思结合——汇阅读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第一单元的新闻内容,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归纳出阅读新闻的方法。
明确:
阅读新闻特写,可以精读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学习描写方法和技巧,学会“瞬间拉长”和“对象细化”,用“慢镜头”和“放大镜”让自己的记事类文章细腻生动,读来如临其境。
阅读人物通讯,要关注典型事件的选择和叙述等,学习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如何突出人物特点,让自己的写人类文章能凸显人物性格,彰显人物精神。
阅读事件通讯要关注事件叙述的主次和详略,把握作者是如何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事件的具体情节及意义、影响的。
阅读新闻评论,要把握作者观点,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为议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探究发现——归纳方法
1.看标题,读导语,抓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2.顺思路,明布局,理结构,全面读懂内容。
3.辨叙述,找评价,识态度,体会主题思想。
4.挖角度,品语言,赏写法,评析独特价值。
……
我是小记者
自选新闻特写或通讯就新生开学报到事件进行详尽报道。
温馨提示:
1.新闻特写抓住新闻事件的某一瞬间或场景,以记叙、描写为主;
2.通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