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教学教研】潜心教研勤探索 引领教学促提升——语数英思维型课堂研讨活动
2023/5/31 11:07:25 阅读:82 发布者:
潜心教研勤探索
引领教学促提升
语数英思维型课堂研讨活动
为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促进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积极构建思维型探究课堂,在探究研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我校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语数英学术部开展了“思维型课堂研讨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语数英学术部优秀教师展示研讨课;第二环节各学术部老师共同研讨。
《荷叶圆圆》是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在教学时,马书虹老师注重朗读指导,第一自然段叠词使用,教会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迁移运用。二到五自然段主要是小伙伴说的话以及它们在荷叶上的表现,要求从读通到读懂再到读出趣味,层层深入,要求逐步提高。
在写字指导上,马老师挑选了“亮、机、朵”带有“几”的一组生字从“几”的占位分析字形,从而归纳:几在下,扁而宽;几在右,瘦而长;几在上,小钩藏。接着师范写,生临写,最后点评,修改。让每一个字的指导、练习落到实处。
刘景老师执教的《黄继光》,主要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与点拨等方法,以感性促理性,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黄继光英雄形象的认识。教与学的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郑孝彬老师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就地取材,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回顾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迁移,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新知的“梳理与提升”。
吴熙倩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课上关注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利用图到圆圈的转化,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列和行的含义。精美的课件设计,行和列一一呈现,学生指到哪课件就显示到哪,效果及时、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许露萍老师执教的《What time is it?》按照从易到难、时钟顺时针的方向来呈现新知,使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掌握本课中的重点知识。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好动,好强,好表现等个性特长,利用学生的爱好,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
听完课后,老师们积极参加交流、探讨,在七嘴八舌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本次研讨活动,聚焦思维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科思维为出发点,引领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深化了思维课堂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真探究、真思考,带着多角度、多维度的新思考,在教学中齐研共进,理念共享,让思维成为我们的课堂基因,让课堂永远迸发思维的火花,成为孩子喜欢的快乐学堂。
转自:“铜山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