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2023/5/30 17:24:48 阅读:70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萤火虫的天空 ,作者红小张
01
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在每个年级介绍各自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之后,以语文教师的角度,去对本次活动进行思考,简单记录。
一、大单元作业设计是什么样子的?“概念”。在产品还未量产或者还未细致的规划好之前,先推出一款概念产品,笼统的模糊的表达一下。就像是“概念车”、“概念手机”。今天的活动中,各组介绍的单元设计作业,一定程度上勾勒出来了自己心目中的单元作业的样子,首先是涵盖本单元的,形式是多样的,外观是丰富的,长度是好几页的。只要一看,就能感受到这是和传统的作业有着截然不同的样子,新颖时尚,富有时代感。
二、大单元作业设计为什么要出现?这该是时代的产物,从近处说是新课标推出后,由此派生出来的一项新事物。从宏观来看,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课堂作业上的具体体现。何以见得呢?在传统作业中,追溯到自己上小学的时代,那个时候国力不强,经济不发达,对个人的关注度不够,追求多快好省,讲求整齐划一,集体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的时候,教师对于作业只是关注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作业完成中的学生情感体验是不够重视的,所以当初机械性抄写字词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成批量的布置,然后成批量的修改,效率高,效果暂且不提。作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就不会被强调,而现在,人民富裕了,对生活的要求也高了,动不动都得讲求个性张扬,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作业要求上也水涨船高,知识还是那些知识,但是需要老师必须给精细化、趣味化、多样化,否则,学生就会嫌作业没意思,这就如同家长给孩子做饭,以前吃鸡蛋,煮熟了就行,爱吃不吃,现在则不同了,需要家长厨艺提升,煎炸烹炒样样都得会那么两手,鸡蛋要色香味俱全,不能白水煮了,否则效果不好,吸收不好。鸡蛋的比喻不恰当,可是有些理还是可以借用一下的,孩子不吃饭,换换花样,还是管用的。
三、大单元作业设计怎样实施下去呢?概念有了,如何量产呢?看着成页成页、花花绿绿、圆圆框框的大作业设计,如何落到学生的手中呢?是给孩子每人印一份?还是干脆整合起来编个校本单元作业本让孩子来回的做?还是就停留在设计上,来检查了,印一部分作为迎检档案使用?换个角度再想一想,在双减背景下,凭空又多出来了这样一份作业,是不是不减反加,又违背了政策初衷啊?毕竟设计了作业,就得有人做,就得有人监督,就得有人批改,这“人”不都是教师和学生,或者捎带着家长吗?这么一想,增加工作量的事,究竟会有多少老师和学生会心甘情愿地参与到这场作业设计的改革中呢?
这是大单元作业设计推广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师的积极性就提不上去,不是发自内心的干,靠外部力量干预效果总会差一些,边走边看?还是?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