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基于单元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确立单元主题;在主题的统领下,凝练单元语篇中的小主题,构建具有逻辑关联的主题群,形成单元内容结构;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教学评一致等学科课程实施原则,形成系列主题、目标、活动和评价自洽的单元课时,引导学生在系列语篇学习中持续探究主题意义,构建小主题及其之间的逻辑关联,最终形成对单元大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单元主题意义探究为单元整体教学注入学科育人的灵魂。
一
研读单元学习语篇,挖掘单元主题意义
单元作为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对单元主题意义的准确把握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教师应在研读语篇基础之上,结合课标、学情,分析与定位单元主题意义。
以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What’s he like?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认识老师和同学”这一主题展开,包括A、B两个模块(C为选学),涉及两节对话课、两节单词课、一节读写课和一节语音课。围绕着“Meet our teachers”“Meet our friends”“Meet our special friends”展开。
两节对话课和词汇课一同属于子话题“Meet our teachers”,词汇课是Zhang Peng 向Oliver介绍科任老师;对话一是Wu Binbin向Oliver介绍音乐老师的情景;对话二是Chen Jie和John在谈论新来的语文老师Ms Wang的情景;词汇课二,子话题是“Meet our friends”,教材通过Amy向Oliver介绍班上的同学而展开;读写课,子话题是“Meet our special friends”
“Meet Robin”,教材通过日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机器人Robin的特征。五篇语篇都是谈论他人的外貌及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这也是本单元的主题意义。目前,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开始关注自身以及身边人的敏感时期,因此本单元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引发深度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
二
围绕单元主题意义,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课程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总体要求,结合单元主题意义和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教学目标则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通过各个课时逐步实现学生的进阶和综合发展。
本单元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表达,对于英语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已经学过一些描述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的词汇和句型,如:tall,short,fat,thin,strong,friendly,short/long hair,blue glasses等,句型如:Who’s ……?He is ……He has……,他们也学过一些关于科目的词汇,如:Chinese,English,maths等。这些旧知为本单元新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主题意义、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总体目标制订为:
1. 掌握描述教师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单词,掌握询问并回答关于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句型;
2. 能够在具体语境中熟练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谈论他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3. 能够自己设计一个机器人并能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其外貌和性格特征以及其能力;
4. 能够认识到人无完人,并学会积极正面的评价他人。
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深入分析课时语篇,提炼语篇中的大主题和子主题,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同时关注语言学习的重点,对语篇的类型、修辞手段、语言知识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以PEP五上第一单元What’s he like? Part B Read and write为例,本语篇是一篇Wu binbin写的日记,内容围绕介绍机器人Robin展开,本语篇是在前面A、B部分的语篇基础之上的整合与拓展,涉及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以及能力的介绍。在分析语篇的基础上,确定以下课时目标。
三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开展单元学习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首先要从整体上安排教学活动,形成单元框架结构,之后再深入到每个小语篇。无论是单元整体框架,还是小语篇安排,都要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做支撑。在本单元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构思,设计了一条情境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整个单元的学习都是在“认识身边人”的大情境之下,A Let’s talk, Let’s learn 以及B Let’s talk 围绕情境“认识老师”展开,B Let’s learn 是围绕“认识朋友”的情境展开,在两个环节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分别设计了实践性活动:介绍自己的老师和介绍自己的朋友,而Read and write则是情境二下的一个小情境——认识特别的朋友。
以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为例,在本节课的读前环节,通过欣赏学生的实践性作品,引出本课的话题:谈论朋友。读中,通过Listen and answer,Read and tick or cross,Read and fill,Group work, Listen and imitate,Pair work等一系列的活动,圈划关键信息、正误判断、问题推进,理清脉络,层层递进,对阅读文本的重难点进行巧妙地化解。在读后环节,通过情境启发学生联想新知与旧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表达。
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需要在整体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明确单元话题,制定切实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来源 | 熊仕荣名师工作室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