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竹平:三下第七单元到底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兼谈学习任务的设计

2023/5/25 17:53:28  阅读:142 发布者:

任务群归属辨析

三下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世界”,选编了三篇课文,其中《我们奇妙的世界》和《火烧云》属于文学文本,《海底世界》是实用性文体,可以看成是文艺性说明文。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要求围绕关于大熊猫的疑问,查找资料,整理信息,撰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这是实用性的说明文习作训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也属于实用性表达的实践练习。

就主题而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都涉及有关大自然的——

学习阅读说明、描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这段话来自“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内容·第二学段”。

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这段话来自“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内容·第二学段”。

那么,对照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这个单元应该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呢?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还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或者同时属于这两个学习任务群?

判断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归属,重要的是在充分理解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和定位来确定。(或许以后修订过的教材,每个单元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是很清楚明白的,不过据“小道消息”,所谓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修订,并不真的会做到全面体现新课标理念。不过,教师只要心中有标准,再加上一定的语文课程建构能力,教材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使用教材。)

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要素是密切相关的。阅读训练要素“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强调的是从阅读中判断作者的表达思路与事物特征之间的关系;表达训练要素“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学习的重点是在多角度了解事物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有条理的把事物介绍清楚。如何介绍一种事物,方法和理解都需要从课文阅读中迁移。也就是说,这个单元的读写目标,主要是指向实用性阅读和表达的。

不管单元选文的文体是哪种,都可以因为目标定位的不同——即拿它来做什么,而归属于相应的学习任务群。虽然《我们奇妙的世界》和《火烧云》属于文学文本,但在这个单元中,是为学习实用性表达服务的。所以,这个单元主要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设计讨论

这两条要素直接指向的都是技能目标,知识目标隐含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不能作为语文学习的终点目标,如果学生不清楚知识和技能何以值得学习,那就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是缺乏理解的学习。所以,教师还必须从对知识和技能价值的追问中,提炼出理解性的目标,即大概念。为什么要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介绍一种事物为什么要先整合信息?那是因为,对一件事物的了解,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同理,有条理地多角度描述可以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

这样梳理之后,单元学习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明朗了:为什么要/如何有条理地从多个角度介绍事物?

核心学习任务,可以直接从单元习作创生,比如编辑“出版”“我们奇妙的世界”专刊,或者举办“我们奇妙的世界”微分享活动。实际上,这两个核心任务的“核心”,都是运用相关知识,迁移方法撰写一篇有条有理介绍一种事物的文章。之所以我们一般将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集体参与的活动类型(这里的“活动”概念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活动”概念有所区别),主要是体现班级模式下的“同学”,体现“学习共同体”的“共学”价值,同时这也能够更好地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单元学习的内驱力。

子任务的分解,就可以从读到写再到分享或编辑出版专刊这样的层次性来规划,并有逻辑地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