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 ,作者小彭老师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6个词语,理解“窃窃私语、依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并体会相关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关注单元,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浏览单元导读页,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与学习目标。
2.出示海底世界的
,学生交流观看感受。
生:汹涌澎湃,波涛汹涌,一望无际,无边无际,风平浪静,蔚蓝广阔……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1)请学生朗读句子,提醒句子末尾是个问号,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齐读,读好语气
(3)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寻找能够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原文。
板块二 疏通字词
1.疏通字词
第一组:章鱼 乌贼 海参 梭子鱼
(1)出示
,认海洋生物
(2)出示词语,齐读
(3)重点强调“贼”和“梭”的读音
第二组:差异 储量 金属
(1)抽生带读。强调“储”和“属”的读音,理解“储量”
(2)学习多音字“差”
第三组:宁静 窃窃私语 警报
(1)抽生带读
(2)理解“窃窃私语”
①出示原文句子,齐读
②猜猜“窃窃私语”的意思
第四组:肌肉 细胞 长达 煤炭
(1)齐读
(2)做动作理解“肌肉”,讲解“细胞”
大组交错齐读词语。
2.把握内容
(1)课文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请学生说说“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两个词语的意思。
(3)同时呈现,理解设问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块三 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完成同步练习思维导图。
2.抽生交流,把握主要内容
(1)生交流:海底的光线变化,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海底植物差异,海底的矿产
(2)你能借助板书用一句话说清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吗?
这篇课文从海底的光线变化、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海底植物差异、海底的矿产这些方面介绍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块四 书写指导
1. 指导书写:迅、速、退
2. 完成同步练习“筑基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教)
(1)齐读
(2)默读思考:海底有没有声音?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明确: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3)课文从几个方面写了海底的声音?作者怎么把这些声音写清楚的?
①提炼概括:活动时的声音,吃东西时的声音,遇到危险时的声音
②有的……有的……有的……
把我们没听过的海底声音用我们听过的声音类比,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海底声音的丰富。
2.学习第四自然段(扶)
(1)自由读,思考:根据表格,寻找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海里动作的活动方法?
海参 肌肉伸缩 速度很慢
梭子鱼 穿梭 速度很快
乌贼、章鱼 利用水的反推力 依靠自己
贝类 巴在轮船底下 借助他物
(2)思考:关注这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及特点,为什么作者要选取这几个动物写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从活动速度和活动凭借两方面,选择极端的两种动物做对比,写出海底动物活动的多样。
板块二 自主学习2、5、6自然段
1. 默读2、5、6自然段,勾画关键信息,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把每个段的主要内容写清楚的。
2. 抽生交流
(1)海底的光线变化:水越深光线越暗
(2)海底的植物差异:色彩、大小
追问:回想第4自然段的内容,这一段怎么选择描写对象的?(最小的,最大的两个极端)
(3)海底的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海深处是这样的:海底( ),深处有( )的声音;海底动物( ),海底植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所以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板块三 交流有意思的语言
这篇课文可以作为我们习作的范文,不仅因为它从几个方面介绍清楚了海底世界,还因为作者用了很多有意思的语言。
1. 默读课文,寻找至少3处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在旁边简单标注原因。
2. 抽生交流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明确:这句话把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写出了深海的黑暗和鱼的漂亮。
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
明确:“窃窃私语”是人之间小声说话,这里是把鱼当作人来写,说明海底有声音。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
明确:这句话有了四个“有的”,用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写出海底世界声音很多。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明确:《我是一只小虫子》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达,把这种现象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得很有意思。
3.完成同步练习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