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辛村镇蔡太保小学
和幼儿园双向教研活动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
一群追光者聚在一起
进行着心与心的碰撞
共享研讨儿童成长
聚焦儿童的发展
手捧共同的教育之梦
我们一起共赴幼小之约
为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发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间的深度融合,5月18日,由安阳县辛村镇蔡太保小学和蔡太保幼儿园组织的“幼小双向教研”为主题的幼小双向联合教研活动在安阳县辛村镇蔡太保幼儿园举行,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共同开启了幼小双向教研之旅。
01
小学教师育未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蔡太保小学韩希珍老师展示了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实践课。
孩子们正在热烈的讨论怎样排列才有规律
通过小朋友的排列,让学生感受规律的多样性,体会观察方向、角度不同,规律也会不同,让孩子们灵活多变的去感悟体验规律。
两个女生一个男生,两个女生一个男生......
孩子们的小脑袋瓜真聪明,又有了不同的规律组合。
第二小组的成员也不甘示弱,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如何才能有规律的排列。
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第三小组的孩子们通过可爱的动作,进行了规律展示。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本节课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本质认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原来我们的学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02
幼儿教师促成长
蔡太保幼儿园刘志丽老师展示了《比大小》微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首先利用大猫和小猫去小兔家做客导入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让他们认识了大小;接着通过帽子、皮球、汽车等让幼儿来比较大小;最后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品进行巩固。一方面,提供的材料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另一方面,该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感知和操作。
03
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
活动结束后齐聚会议室,畅所欲言。大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幼儿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四个方面,通过小学以及幼儿园对幼小衔接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探讨。
孙凤珍老师对《比大小》一课给予了客观评价,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活动环节设计较好。
刚文红园长评价《找规律》一课,表示,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找自己身边的规律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最后教研组长孙凤珍老师强调了以下两点:通过分享,让我们找到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理念和儿童观的契合点,也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更具体、更清晰的思路,表示将继续以儿童为中心,有计划地开展丰富的幼小双向教研活动。小学要将入学适应作为低年级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其次是合理设计一年级的课程和学习方式,注重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04
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本次联合教研研讨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各园校所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促使大家所积极地参与到“幼小双向教研”探索中去,让我们今后的教研之路走得更稳、更扎实!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