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与教学方式改革”交流研讨活动 —— 花都区教研纪实

2023/5/25 15:11:03  阅读:242 发布者:

“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与教学方式改革”交流研讨活动—— 花都区教研纪实

为了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中国教育学会中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专题研究”,“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研究”是其中的一个专题。经过一段实践的研究,“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研究”课题组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了及时交流研究成果,探讨研究思路,解决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235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云雅实验学校举行以“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与教学方式改革”为主题的论坛研讨活动。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全体初中数学教师以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方式参加研讨活动。本次论坛研讨活动共有五大环节:活动致辞、课例展示、学术沙龙、专家视角、活动总结。

首先,活动邀请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研究”课题主持人王红权老师致开幕词,王红权老师介绍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研究项目,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也对接下来大家的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

本次论坛活动从筹备到开展得到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方晓波院长致辞。数学在中小学课程领域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最有价值的数学,特别注重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是很难达成的,由于实践性、情景化以及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较高,数学实践性强的项目式学习的落地实施也是数学教育方式变革的一大难点,这就需要大家参与进来,一起攻坚克难。玩转数学这个项目现在有了跨越式的进展,以基于玩转数学的项目式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为代表的系列成果也得到各界广泛关注与认可,希望大家通过对“玩转数学”这个项目认识进一步了解广州教育对数学课程、数学教育和数学学科教研的重视和深度研究。方院长表示广州重视数学教育,依托活动平台把广州教研成果推广出去,尤其是数学教育方面的成果,为推动基础教育育人方式的变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贡献广州教研的力量。

在课例展示环节,分为广州研究课展示和上海研究课展示。首先,广州市白云区云雅实验学校,广州市第五批中小学骨干教师牛炜丽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十分精彩的《绘制云雅平面图成果展评课》。展评分成了乘风组、精英组、强国组三个小组轮流进行成果展示,小组上台后大胆展示,讲解思路清晰,成员间合作默契,答辩与点评环节同学们都表现得十分精彩。整个展评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与鼓励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高级教师胡昊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精彩课堂《关于提高地铁空间利用率的探究》第一阶段展评课。课一开始胡昊康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本次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如何选题?如何整理设想?再到分割任务,然后是分四小组实践。课堂气氛佳,学生积极开朗,无论是汇报环节还是点评环节,师生互动都十分融洽。胡昊康老师善用教育语言,能够给学生及时肯定与思维点拨,注重鼓励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均在学生进行汇报和分享时的轻松状态和语言中都可以感受到。

在学术沙龙环节,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孙琪斌老师带领上海市三位优秀教师代表杨梦娇老师、贾子薇老师、郑洁老师一起参与了本次学习沙龙环节。他们以案例展示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关“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的经验分享。

第一位分享者是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校贾子薇老师分享的案例题目是《跨学科背景下的学生小课题研究--以“基于遗忘曲线的复习策略实验初探”为例》,主要介绍了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优势。

第二位分享讲话的是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校杨梦娇老师,就其所在的外冈中学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案例进行题为《跨学科创意活动的实践探索--以“小身材大能量”为例》的分享,杨老师介绍了以3次实验让学生经历了对数学模型的建立、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掌握建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展现了教师如何将生活中的驱动型问题转化为项目式学习。同时,杨老师还肯定了一件事“农村学校能做项目式学习,而且更需要做项目式学习!”

第三位进行经验分享的是上海市尚文中学郑洁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基于项目化学习助力教师发展--以“黄浦区初中数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为例》。郑洁老师提到: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我们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更有助于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综合与实践板块的实践正好是一线教师匮乏的。

专家总结环节,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孙琪斌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课例展示中的研究项目的意义给予了十分肯定,而后对参与学术沙龙的三位上海市教师提出鼓励与期待,最后重点提及了项目式学习研究的生活实践性。

接下来是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伍晓焰老师就本次活动主题作经验分享,题目是《“玩转数学”:广州市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伍晓焰老师提出借助本次教研论坛活动的契机能够在与会的数学人心中种下一个思考的种子,希望大家都能去探索、去尝试做项目式学习研究。

伍晓焰老师的分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视频分享带领大家回顾过去十年的历程,玩转数学的十年可高度概括为五个词:追梦、探索、坚持、蝶变、绽放。视频中也体现了学生的成长,细数至今为止玩转数学的优秀作品,成果丰硕。在第二部分,伍晓焰老师提到侨城中学的“玩转数学”之数学跨地理学科对天体的测算与验证这一案例,谈到了老师-学生-家长三角度看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当学生老师家长齐参与,三方联动起来,效果将会更好!

在专家视角环节,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吴新华院长莅临分享,吴新华院长分享的主题是《项目式学习,教与学的样态重构》。吴院长提到要关注两个教育问题,一是“钱学森之问”,二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教学评一体化原则与增加学业质量要求和考试命题要求”。吴院长就此分享了她的见解:变革的时代,基础教育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性问题,丰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吴院长还明确了两个意义:强化学以致用原则和考试不等于必然带来消极应试,考试能够促进教学改革。教与学的问题应该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抓住教与学的改革突破口,以项目式学习引领教与学样态重构。吴院长点出数学项目式学习最难的环节在于“问题怎么来?课题怎么定?”发现问题再勇于创新很重要,多尝试技术赋能助力科学探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新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最后是活动总结环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章建跃博士为本次交流研讨活动进行总结,题为《教学方式变革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章建跃博士高度认可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玩转数学”的创新和意义以及项目式学习研究的前景性,教学方式变革是充满希望的。目前,各方都已开始重视起综合与实践中的项目式学习研究,最后,章博士鼓励一线教师要明确数学育人的核心,改变教育观念,扭转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当下有最好的平台,我们更应把握机会,齐心攻坚克难,共创教育新佳绩。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