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不停 思维不止——宝安区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研讨暨深圳市李赠华教科研专家工作室教研活动
2023/5/25 14:16:09 阅读:76 发布者:
教研不停
思维不止
宝安区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研讨
暨深圳市李赠华教科研专家工作室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思维型教学结构模型研究为主题,以苏轼文学作品创造性转化为背景,以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为宝安区思维型教学研究基地校教师及李赠华教科研专家工作室成员提供交流研讨平台。红树林外国语小学欧阳乐儿和罗霞老师先后进行了《东新浮桥的工程奥秘》课例展示。
课例介绍
欧阳乐儿老师:本课基于前置课时的驱动问题,以苏轼团队“东新浮桥”的“招标会”为真实任务情境,从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制作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浮桥的展示和测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组间交流等方式对制作的浮桥进行多角度评价,为后续不断修正和完善浮桥打下基础。每个团队的“销售经理”使用PPT介绍和展示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的东新浮桥,“测试工程师”对浮桥模型的稳定性和载重量进行测试,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制作的浮桥进行反思,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也让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团队制作的浮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测试与评价浮桥的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尊重浮桥测试的事实结果的精神,并让他们感受技术与工程在人类文明史上与科学有同等价值和地位,体会一项工程的设计和制作的不易。
罗霞老师:本课在学生进行浮桥的测试和评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组间交流等方式对浮桥不断修正和完善。根据上一课时统计的评分汇总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常数据,请评分人说出评分依据、点出问题;其次找出总得分最高的浮桥团队,请学生找出其浮桥的优点;接着让学生修改设计图,并选取材料对自己团队的浮桥进行改进;最后再次测试改进后的浮桥,验证自己的改进方法是否有用。在改进浮桥的活动中,让学生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让他们敢于对浮桥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同时也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并让学生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工程结果的影响。
专家指导
深圳市教科研专家李赠华: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三个“重”和三个“味道”。首先三“重”,重放手,充分给学生时间;重评价,发现异常数据及时评价;重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评价、改进等。其次,三个“味道”,科学味道,教学设计非常工程设计的逻辑;生活味道,题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浮桥在我们现代生活仍然非常常见,学生的选材也源于生活,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创新味道:设计的思路和作品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具备创新精神。但找原因方面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原理思考,后续的改进环节可以更加侧重。另外跨学科方面可以更加融合,和语文老师加强合作,先充分解读诗句,再从诗句中提炼其中的科学奥秘。
宝安区科学教研员杜伟:从学科角度上来说,本节课需要以工程技术的思维去处理。本节课评价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把评价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评价者,自评、他评、师评三管齐下,这种评价的介入,让我们发现了如何让评价真正地来辅助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但这其中如何去体现思维的属性,也需要去关注。对于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后所表达出来的一些改进想法,应该将这些结晶提炼出来放在板书上,及时梳理和总结。
随后,各思维型教学研究基地从思维型教学的理论、方式以及后续的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转自:“宝安区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