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无涯,“研”不尽——江岸区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研讨活动记实

2023/5/25 11:44:12  阅读:122 发布者: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3512日,江岸区生物组高一高二全体教师在区教研员向德平老师的带领下,在武汉市实验学校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研究。

活动一开始,高一备课组长胡爱玲老师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题上了一节情境教学的研讨课。胡老师以“小明表姐患镰状细胞贫血”为生活情境,围绕这一情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认识基因突变,逐步构建基因突变 的概念;同时指导学生通过用模型模拟碱基对替换、增添和缺失等改变对蛋白质合成所带来的影响,在动手操作中重点突破“基因突变的结果”,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氛围较好。

接下来,教研组长韩金老师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研究”为题,汇报了生物教研组近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报告分别介绍了选题缘起、概念界定、情境教学的必要性、适切性以及实施的策略。她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案例,提出:以生活情境贯穿学习主线、以科学史情境还原科学本质、以模拟情境将微观世界可视化、以社会情境启发科学思维等。她所列举的“你在运动会上跑800米”“ 变形虫摄食纤毛虫”“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以及“翻译过程的模拟”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随后,在教研员向德平老师的组织下,展开了评课和研讨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活动氛围热烈。

高二备课组长王家传老师从安全、分享、探索、融合、效果五个方面对此次活动做了点评。王老师认为韩老师结合高考的实际情况设计情境,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教具,一直在不断学习探索,为年轻人指引了方向;胡爱玲老师的课紧扣生物学核心素养,符合新高考教学的要求,从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思维等维度,将新思维新方法新方式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同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融合、教与学的有机融合、师生动手制作教具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之间的融合、高考的创新设计情境与后续学生思维的延伸融合。

20中的黄继发老师认为,胡老师的课程任务设计很好,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能够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韩老师的关于变形虫和蛋白质功能的情境设计可以把教材的内容贯穿起来,问题的创设很有价值。

六中的谭亚丹老师认为,整节课上,胡老师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强,与学生的交流有温度,既符合江岸区美好课堂的教学要求,也符合新高考倡导的大概念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特点,胡老师虽年轻,却已然成长为武汉市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另外,课堂中除应用了生活情境之外,还创设了模拟情境,尤其是模拟情境,对学生基本概念的构建和心素养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谭老师还建议一“境”到底,效果可能会更好。

汉铁高中的叶璐老师认为新高考教学离不开情境,胡老师通过设计连贯性的问题串,围绕重要的概念,利用生活情境和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引导和分析,既把学生的心凝聚起来,又突破了重要的概念;韩老师的报告把我们平常研究的内容串成一个主线,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变形虫和蛋白质功能的情境设计,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最后叶老师就生活中如何获取情境资源,同大家展开了交流。

育高的肖恬添老师称,非常惊喜地看到胡老师的课除了生活情境以外还有模拟情境,结合报告内容,切实感受到武汉市实验学校生物组一直都是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学习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而且情境的主线设计的非常清晰。

二中的郑淑琴老师指出,情境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郑老师建议,年轻教师要结合新高考的要求,思考、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改的潮流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真正的研究型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向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赞扬了我校生物教研组的手写教案和教学研讨氛围,并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寄予厚望,他期望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嘱咐年长的教师要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影响和带动年轻人的成长;他指出要继续深入研讨单元教学、情境教学,让江岸生物教育更创辉煌。

此次情境教学研讨活动,对江岸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老师们将以新课标为指引,继续精心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