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研】“研”途群芳齐争艳,云端同心向未来——2023年上半年全区化学学科在线教研活动
2023/5/25 11:29:38 阅读:180 发布者:
春暖向往花开季,与明媚的春夏如约而至的不仅仅是花开,还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全市化学教师。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室组织全市化学教师参加全区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优质课)优秀获奖作品展播与交流活动。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刘恒主任主持本次活动。
01
环节一 自治区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活动总结
由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刘恒主任对自治区化学实验创新大赛活动作总结点评。刘主任从活动内容、活动背景、活动情况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参赛教师普遍能够关注新课标、熟练应用字化手持技术、注重实验创新的科学性做出了高度肯定。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把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教材生活化,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发现问题一思考一设计一实验验证一改进”来展开,围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进行拓展延伸等设计,都是本次比赛的亮点。
同时刘主任也指出了本次参赛选手教学设计的不足,设计数字化手持技术时,要有探究方面的创新;注重实验本身创新环保的同时要对产生的废弃用品进行严谨的环保处理;在具体的创新实验设计中要有设计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教学内容及具体措施和手段;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上缺少高质量的设计,引发深度思考的内容不多。希望一线化学教师能创设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思维。
02
环节二 全区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优质课)优秀作品展播
由包头市包钢第五中学贾莉、吴翔宇老师,呼伦贝尔市满洲里第五中学徐豁达老师依次进行优秀作品展播和分享。
贾莉老师围绕选题、设计、操作三个角度,沿着时间的脉络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教学内容---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以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测定为主题,按照项目导入、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讨论的顺序来实施项目,突出关注实验讨论环节学生的思考生成过程。通过学校一批过期的84消毒液是否能继续使用并该如何处理这一真实问题带领学生走进项目,借助滴数传感器,以及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完成对84消毒液的有效氯的测定。促进学生认识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完成思维建模。
徐豁达老师以《实验设计巧心思,另辟蹊径求创新》为题分享了他的实验说播课参赛感悟。徐老师认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溶液的pH测定》为选题,贴近学生生活,以小切口激发学生能动性。从不同溶液的不同pH这一简单原理入手,让学生在实验中利用比较、归纳等实验方法得到实验事实,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如牛奶、白醋、汽水等溶液,让学生在学会pH测定的基础知识之上经历完整的实验体验,满足学生好奇心。特别设计了调色盘等生活常见用具和手持技术等数字化实验用具创新实验,帮助学生认识pH与溶液的浓度种类等变量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包钢五中的吴翔宇老师以《凝视实验教学,发展核心素养——以手持技术视域下的氢氧化亚铁制备》为题介绍了她对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改进实验中她的实验设计。吴老师首先将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进行比较,建议不仅要将化学实验当作教学素材使用也可以当作复杂的真实情境进行完整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和证据推理的过程中不断引发思考,这是促进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其次介绍了她在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中做的工作。将氢氧化亚铁制备作为主题,小组讨论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障碍,通过实验验证—证据推理—论证或质疑的过程,螺旋式递进,最终形成三个实验报告。精巧地选取溶解氧传感器、可视化采耳仪等灵活多样教学工具,放大实验现象,使教学深入浅出。拓展学生化学体验,促进学生实验思维进阶。
最后,刘恒主任对三位老师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出了三位教师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肯定了三位教师不只为实验而实验,而把启发思考和培养科学思维放在首位的设计初衷。提醒各位教师关注到实验的重要,既要进一步打开创新的思路,关注手持技术、信息化发展等新技术,也要回归到教学的本源,不忘教学立意。
本次展示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课标引领下的“鲜活”化学实验课堂,为我们带来一场学与思、践与悟相结合的化学之旅。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