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以研促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新入职教师岗位练兵暨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2023/5/25 10:56:22 阅读:11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美育通晓 ,作者吕原
以美育人
以研促教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新入职教师
岗位练兵暨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品质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天津市美术学科“学习美术新课标,使用当下教材”教研主线的落地生根,在河东区教育系统“青蓝工程” 整体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美术学科“青蓝百课·青年教师品质养成计划”的有序开展,广大青年教师得以在实践中践行鉴知,在历练中唤醒潜质,呈现出积极研教促教的勃勃生机。2023年5月12日,河东美术教研员何英老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以美育人、以研促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新入职教师岗位练兵暨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大背景,采取新课展示、研究讨论、评教评学的方式开展活动,为区内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学习的平台,旨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们的学科教学技能及观课议课水平。
1
祁澳阳老师展示课《头饰设计》
13:15—13:55,河东区二实验小学祁澳阳老师以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头饰设计》为例,向同学们和参会教师展示了缤纷多彩的美术课程。
课堂实录
左右滑动看更多课堂实录展示
祁老师课程在设计方面,环节紧凑、内容丰富,不仅将课程重难点讲授明晰,其授课形式及内容符合二年级学生学情;本节课教师先以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导入课程,激发了同学们对新课的兴趣;在新授环节祁老师逐个抛出问题如:“什么是头饰?”“生活中的头饰?”及“古代与现代的头饰的区别?”,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与头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探究环节,祁老师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小活动,出示自己制作的头饰,请同学们共同发现头饰是由“装饰+头圈”组成,而头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美化生活的作用;在学生艺术实践之前,祁老师通过现场示范、微课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头饰的制作及装饰的方法,给同学们直观的艺术感受,而祁老师精心为同学们提供的6大创作主题,开拓了同学们可选择范围,激发了同学们创作的热情;在同学们制作过程中祁老师耐心指点、悉心教导,让同学们在整节课程中受益良多。
在课程最后同学们头戴自己制作的精美头饰,与同学们分享着制作带来的快乐。
2
张新静老师展示课《巧用对称形》
14:10—14:50,河东区二实验小学张新静老师以人美版四年级下册《巧用对称形》为例,向同学们和参会教师展示了一节结构清晰、语言细腻的美术课程。
打造快乐课堂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与学生们的互动与交流,在导入环节,张老师通过回顾数学中的对称知识,实现美术与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接着邀请同学们到黑板前拼出被打散的对称图形,以多种活动的形式快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在新授环节张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对称图形概念,并通过对比、观察引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及“中心对称”的相同及不同之处;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张老师展示不同的站姿这种肢体语言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到“对称图形带给人们平稳、稳重的感受”;在探究环节,同学们通过分析讨论得出制作对称图形的步骤包括:“折、画、剪”,而加上装饰和巧用颜色可以使制作的对称图形更加美观大方,充满特点;在实践环节,教师让同学们将对称图形呈现在灯罩上,此种方式新颖有趣,让同学们体会到制作的乐趣。
3
以美育人 以研促教
听课缩影
评课环节
课程结束之后,青年组教师们开展了美术教研活动。兼职教研员王怡老师从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做好教师示范及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等多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点评。
教研员何英老师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结合新课标理念总结课程教学要注重以下几点:
1.艺术活动的情境性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要以艺术活动为主,所以强调教师在课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可以在鲜活的情境中更好的学习、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
2.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
让学生们从课程中一个个简单、有趣小的项目深入开展艺术活动,积极开发自己想象力和创新力,在活动过程中结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技法,从而达到提升美术素养的效果;
3.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教师在课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让同学们在生活中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真正达到美术育美、以美化人的目的。
最后何老师还强调,教师在课程中要善用“翻转课堂”,学生学会制作微学案,前置部分课上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家校互动、多种信息化手段也可以使得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
教研活动总结
此次“以美育人 以研促教”美术教研活动,不仅开拓了青年组教师的思维,同时提升了青年教师评教评学的能力,达到了相互学习、以研促教的目的,为进一步完善“五育并举”的发展格局,继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技能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转自:“小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