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 | 宁波市:立足科学课堂 践行学为中心

2023/5/25 10:14:19  阅读:94 发布者:

为全面落实小学科学新课标理念,提高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质量,511-12日,2023年慈溪市、前湾新区、江北区、杭州萧山区四地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暨慈溪市、前湾新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共同体第十五次活动在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特邀请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团队、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赵德成老师团队莅临指导,共同探索“双减”背景下“学为中心”的设计。在为期两天的研讨活动中,通过不同区域间的科学课堂展示,老师们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促使四地共同学习,加强日常教学中四地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清风送情谊,书香沁心脾。本次活动由宁波前湾新区滨海小学柳丽梅校长启动,柳校长首先对各位远道而来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滨海小学的办学情况。并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搭建同时四地小学科学青年教师一个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可以一起探讨双新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期待四地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在专家教研员最专业的指导和引领下有所启迪和专业的思考;更期待专家们能够给老师们搭建更多的学习平台,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

秣马厉兵 探索课堂

慈溪市教坛新秀,前湾新区庵东镇东一小学操虎老师执教《哪个传热快》

实践出真知,操老师以探探拿汤勺喝汤为情景导入,引出哪种材料传热快的问题,并通过铁、铜、铝、竹、塑料五种材料的对比实验来激发学生思维。他还借助数字化平台将复杂庞大的数据简单化、直观化,这一步化繁为简,帮助学生以更直观和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科学上的抽象概念。以生为本,严谨有趣,操老师的课堂打破常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萧山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能力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萧山区汇宇小学陈媛老师执教《神奇的纸》

陈老师以趣味游戏导入,对比纸、纸飞机、纸团的不同点,引出形状的改变对纸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她又以微课视频为支架,耐心引导学生有序实验,将瓦楞纸的隔热效果可视化,学生在不断体验、尝试的过程中建构了对纸新的认识。整节课陈老师以生为主,引导有方,教导有法,以亲和力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上海世外宁波教育集团问道杯二等级获得者,前湾新区滨海小学胡亮益老师执教《水的蒸发和凝结》

胡老师以校运会的真实情景驱动学生思考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并借助小组讨论设计对比实验,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整节课学生经历了“分析猜测—自主设计—科学实验—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自主摘得了丰硕的知识果实,科学思维在严谨的探究活动中步步提升。

国家部级优课、江北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范柠潭执教《点亮小灯泡》

范老师以科技感十足的灯光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解剖后的小灯泡,了解灯泡结构,明白亮灯原理。基于对灯泡结构的认知,学生合作自主探究,挑战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科学思维再上新台阶。整堂课创设了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学生持续掌握科学概念,丰富科学认知。

宁波市教坛新秀,慈溪市桥头镇中心小学方科成老师执教《热在水中的传递》

方老师通过两个生动的活动探究试管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和上下叠一起的集气瓶内冷水热水的对流现象。活动将水加热这个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具象化,由此,学生精准抓住研究重点,搭建、滴加、加热、观察,感温油墨的参与。方老师循循善诱,步步引导,整节课生动有趣,使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学评审一等奖获得者,慈溪市逍林镇镇东小学吴旭聪老师执教《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吴老师以“奶奶有无假牙形成的身体健康变化”作为问题情境,聚焦口腔这个消化器官。从体验咀嚼到角色表演,从分布观察到深化协同,学生在表演食物变化的活动中,更加细致地观察到食物在不同牙齿中的变化,初步形成爱护口腔的意识。课堂首尾呼应,最后回归奶奶身体变化的情境,引起学生关注口腔健康,了解正确刷牙的方法。教师充分放手,整节科学课堂启迪学生智慧,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乐在其中。

杭州市教坛新秀、萧山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徐暑灵执教《做一个红绿灯》

徐老师用课前小挑战“点亮二极管”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过马路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提出有挑战、感兴趣、有难度的驱动性问题“制作红绿灯”。环节清晰,问题明确,长时探究,充分参与,学生相互评价,互相质疑,促进产品迭代。整堂课学生乐于探究,乐于提问,乐于回答,教师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见微知著 以说促教

课从思来,以说促教,课显匠心。课堂展示结束后,七位上课老师进行说课,以学为中心,以新课标为准绳,基于教材、学情、教材教法等方面向大家诠释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精心设计。

聚焦发展 指点迷津

赵德成老师

511日,由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江北区教研员赵德成老师带来精彩的讲座《小学科学微项目化课堂教学策略漫谈》。赵老师提出微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基于对微项目化课堂教学的认知,提出“目标引领”“支架引领”“实践引领”“探究引领”“材料引领”“拓展引领”六个策略,为在场的老师指明了微项目化课堂教学的指导方向,讲座中还渗透了对四节精彩课堂的点评剖析,结合四位老师的教案和课堂实录进行点评,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杨春晖老师

512日,由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带来《学有痕,思有展——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析》讲座。学有痕,思有展。杨老师提出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痕迹,并用图文资料、实物模型、语言提炼、学科实践的方式进行呈现。又通过理论并结合当天的课堂实例,从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为我们解读如何发展学生思维,构建素养导向下的科学课堂。

孙风雷老师

活动最后,宁波市名师、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孙风雷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对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青年教师修炼内功,多磨砺、多尝试,不断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让我们一起在研究教与学的路上不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同教研,深思考,共成长。本次活动为我们展示了四区老师们的精彩课堂演绎以及杨老师、赵老师两位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和丝丝入扣的点评,也提高了四地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学为中心的科学课堂坚持以科学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充分展开科学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深层情感体验和高阶思维发展。以课为例,教研相长,启示教师们立足学生,让学生在真问题、真情境、真体验中进行探究,也激励教师们不断探索特色教学之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每次的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次的教研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愿我们都终能用脚步走到景点,用眼光看到风景。

来源: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小学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