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杭州富阳:研学新课标·重构新课堂·演绎新思维——富阳区小学科学新课标(短期)培训活动
2023/5/25 10:07:58 阅读:74 发布者:
研学新课标·重构新课堂·演绎新思维
——富阳区小学科学新课标(短期)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项目化教学,展现多样化的课堂形态,5月12日,以“研学新课标·重构新课堂·演绎新思维”为主题的富阳区小学科学新课标培训活动在富春五小举办。富阳区教研员金蕾红以及小学科学短期培训学员参加此次活动。本次培训分为课堂展示、观点报告两部分内容。
课堂展示
01
富春五小 段锦辰
《设计我们的保温杯》
段老师以创设“为校庆活动准备保温杯”的真实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围绕项目成本、保温性、便携性,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交流,逐步完善设计。最后通过评价其他设计团队建议的合理性,使学生意识到需要借助实际制作来对产品进行测试,才能更好地检验设计。
02
富春五小 姜 垚
《测评我们的保温杯》
姜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评价单明确本课的测评方向,重点从便捷性、保温性、使用成本等方面开展测评活动,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对比分析,学生能直观发现不同的材料和结构所呈现的性能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交流研讨过程中,指向改进完善。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平衡各个标准,发现真实群众的购买需求是多元化的。
观点分享
莫美雅 场口镇小
重视科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应用
——以模型建构为例
场口镇小莫美雅老师交流的主题是《重视科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应用——以模型建构为例》。她以同时任教科学和数学的王镜与黄维强两位老师的课来进行分析。王老师的《太阳系大家庭》采用图像建模方式,王老师提供丰富而有结构的资料,学生将其通过图像的方式表述出来,对太阳系的组成和太阳的结构进行初步的建模。黄老师的《八颗行星》采用物品建模方式,黄老师通过引入数学中“比例尺”的知识点,并且进行细致的数据处理指导,引导学生最终完成模型的制作。
杨荣华 贤明小学
材料促进探究
——风化花岗岩在《岩石和土壤》单元教学的应用
杨老师分享了四下《岩石和土壤》单元系列课程,他利用风化花岗岩作为材料,重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杨老师建议反思现有材料的缺陷,寻找合适的实验材料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思考和学习,也能够帮助老师更顺利地进行教学探究。
孙碧琴 富春五小
氛围感·目标性·实战场·提炼点
——科学组教研的那点事儿
孙老师从研而有氛、研而有法、研而有思、研而有续四个方面介绍了五小科学教研组的团队交流与成长。孙老师提出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给予肯定鼓励,建议在磨课实战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并积累过程性经验,最终物化为阶段性成果。从常态家常课、交流研讨课和公开观摩课的互研共长,形成螺旋上升的教研模式。最后孙老师针对《我们的保温杯》进行了教学重构,融入更多的学科知识技能,不断优化各环节任务,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完整序列。
后记
凝聚微力量,智慧共成长。研学之路还将继续,在不断研究探索中驱动教育发展新引擎,打造学生学习新样态,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