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作业本质 提升作业品质
2023/5/24 18:10:04 阅读:106 发布者:
作业之于教师,犹如生活中的左手和右手,如此熟悉却很少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应了市教研室研究员王月芬的一句话:“我们离作业的现场很近,但我们离作业的本质很远。”“双减”下,探寻作业本质,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让作业真正成为“减负提质增效”的利器,是需要学校、学科团队、教师共同思考和实践的。作业的本质是什么?“双减”下,我们该怎样布置作业?
把握作业本质,整体规划作业设计
作业是指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延伸,具有巩固与延伸、检测与反馈等功能,其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内化的过程。学校在认真研读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相关要求后,将原有“敏乐”作业升级为“敏乐”单元作业,并将课后作业分为三个板块:“乐学基础营”指向基础性作业,起到复习巩固的功能;“善思拓展台”指向实践性、综合性作业,起到启思拓展的功能;“个性加油站”指向个性化作业,分为A、B两种,A帮助薄弱学生夯实基础,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学科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和作业内容。依据作业指向的技能维度不同将作业进行分类,如听说类、演读类、记诵类、读写类,欣赏类、唱演类、实践类、综合类等,再依据作业的不同功能将作业与学校“敏乐”单元作业的三大板块进行对接,如听说类、演读类、读写类归入乐学基础营,实践类、综合类归入善思拓展台,欣赏类、唱演类、记诵类归入个性加油站。同时设计作业属性工具表,确定作业完成时间、完成方式等,控制作业量。把握作业本质,清晰作业设计路径和结构化的作业设计,不仅提升了学校英语作业品质,也提升了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素养。
立足单元整体,协同确定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不仅需要课堂学习活动来达成和落实,也需要课后学习活动即通过作业来达成和落实,因此必须开展单元整体规划,关注单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单元作业目标的一致性。下面以牛津教材(上海版)一年级上册Module3Unit3为例具体说明。
1A Module 3的主题是Places and Activities,该模块下Unit1的主题是In the classroom, Unit 2的主题是In the fruitshop,Unit 3的主题是In the restaurant。基于Unit3单元主题,教师创设了两个课时的分课时话题,Period 1 A birthday partyat the snack bar,Period 2 A sharing party in the restaurant。
根据教学指南、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我们确定了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依据单元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制定了本单元作业目标及单元作业内容。涉及词汇类的单元作业内容有认读核心单词,核心词汇图文配对,创编食物类儿歌,欣赏食物类歌曲。这样的设计使得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内容高度一致,单元作业内容也有助于单元作业目标、学习目标的达成。
丰富作业形式,趣味设计作业内容
一份有品质的作业,不仅要与作业目标相匹配,还应从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出发,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作业更应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科情感,从而为将来更高一层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低年级的英语作业形式主要有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做一做、唱一唱等。在设计前述In the restaurant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在“乐学基础营”板块设计了让学生读一读书本上的儿歌,以学生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复习核心词汇,打破传统的单纯朗读单词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帮助课本主人公Tom在画板上对应标签的位置画一画他喜欢的食物,以画一画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核心词汇的意义理解。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检测核心词汇,在“善思拓展台”板块设计了阅读连线题,检测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找到人物和他们对应想要的食物,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个性加油站”板块,教师分享了食物相关的歌曲链接给学生,以唱一唱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拓展学习。这些作业的形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趣味性的作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乐学,形成积极正向的学科情感。
在作业设计中,除了关注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学校教师还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关注作业内容的思维性、实践性、体验性和综合性。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学习内容,学以致用,提升综合素养。
(本文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2年2月1日出版,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