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追光前行——南海区第四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教学反思(十三)
2023/5/24 17:07:49 阅读:90 发布者:
以赛促教
追光前行
南海区里水双语实验学校
杨思华
4月24日,我有幸作为里水镇教师代表之一参加南海区小英教师技能大赛,与全区19位优秀教师同台上课研讨。无论是大脑还是心灵都收获良多。同时也感受到什么是“脱一层皮”,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奔跑吧,骄傲的少年,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胜利的使命仍然背负在我身上……”这首歌叫做《骄傲的少年》。每想到这次比赛,就会想起这首歌,它给我很多鼓舞。这次比赛对我既是挑战,又是促进。备赛让我快速提升,赛后反思给我前进的方向。
团队助力、携手前行
本次比赛的形式为20分钟现场展示课,赛程要求只能提前24小时抽题准备比赛内容。对参赛教师的个人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极高。整个备赛期间,最离不开的是科长罗群老师组建的备赛团队的陪伴。俗话说: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我们备赛团队聚在一起,采用“世界咖啡馆”研讨方式,进行思维碰撞,利用集体智慧,创设课程方案。从镇赛到区赛;从白天到深夜;从教学设计讨论到道具制作,大家都会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携手前行。
深挖文本、关注内涵、巧用设计
这次比赛我抽到的文本是科普类文本(non-fiction):Camera and photos.对于此类没有太多故事情节与趣味的文本,我要怎样设计教学活动呢?我又要如何确立主题意义?我们在做语篇分析时,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相机是最好的时光机,能记录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使其成为弥足珍贵的记忆;引导学生运用摄影技术更好地记录生活,表达内心。通过相机发展史了解到科学的进步,通过问题How can cameras and photos help us in our life?What can cameras be like in the future?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发挥contents page的作用。但在活动环节中,我还是用了普通的师生问答、worksheet等去获取文本信息、理解文本内容,是教师主导型的课堂,可是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主要停留在基于语篇、深入语篇的学习层面,没有超越语篇。例如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发展语用能力。
现场也有其他选手的课例给了我启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jigsaw reading拼图教学方式,让学生阅读文本的不同部分,通过思考和讨论还原文本,进一步完成相关任务。这样的真实性任务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合作,培养他们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想这类方法或许更适合科普类文本的教学,是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张荣干博士在点评中,给予我们上课研究的思路:Non-fiction的教学是探讨如何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感知科学常识,用归纳、发现、演绎等方式让学生主动阅读。姚达文老师也提到,我们要通过content目录预测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最后通过目录回顾和巩固课堂知识。两位专家的点评让我对科普类文本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勤反思、勇超越、提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懂得越多,学生才能走的更远。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一堂好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经历了本次比赛,遇见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前辈和专家。亲身得到专家的点评与指导,也知道了自己在专业上要努力的方向,我要紧跟南海小英团队成长的步伐,更加积极地学习新课标、参加专业大咖的讲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尝试、反思与复盘。追逐光,靠近光,向优秀靠拢,努力成为光,散发光!
转自:“南海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