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研,成长不停歇——南海区第四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教学反思(九)
2023/5/24 17:04:14 阅读:98 发布者:
以赛促研,成长不停歇
佛山市梅沙双语学校 邓菁
非虚构类文本教学对于许多英语老师来说是一个难题,于我而言亦是如此。因此我很感谢这一次南海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的参赛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备赛、比赛、聆听专家点评、进行教学反思等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我对非虚构类文本(Non-fiction)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
一、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次比赛中我抽到的绘本内容为The big forest, 本篇绘本主要记录了小女孩和家人登山中的所见所想,该绘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然而在进行绘本引入活动时我却并未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自己曾经在森林漫步中的所见所思,而是直接告诉了学生今天要阅读的绘本是The big forest。在今后的Non-fiction文本教学中,我会在读前环节更加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并与所学文本做衔接,激发学生想要通过利用阅读文本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提升读前阅读兴趣。
二、激活“已知”,
为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基础
本次教学设计中读前环节我带着学生通过视频进行了Fiction文本和Non-fiction文本的区分,如果本节课采用KWLM阅读教学模式,通过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orest?激活学生的已知,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主话题的语言知识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旧知的复习巩固,会使课堂更加高效。
三、询问“欲知”,
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本次教学设计中一读环节为通读全文圈出章节小标题并完成目录的填充。虽关注了Non-fiction文本中独具的Content部分这一特点,但却并没能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如果这个活动后加上学生阅读目录并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便能让老师更清楚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四、总结“所知”,
归纳整理阅读信息
当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完成阅读任务和信息归纳后,通过课堂任务单、板书中老师搭建的学习支架,学生能够用英文尝试总结、归纳文章内容,老师也能清楚地检测本节课学生最终的生成。
五、留下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生活中找答案
一篇文章的内容足够学生了解一个话题的全部信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阅读文本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所学话题提出更多相关性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网络资源,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继续延伸,让学生成为一个更懂得思考、懂得如何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人。
感谢这次大赛给予我机会,让我对于非虚构类文本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感谢张博士和姚老师赛后的精准点评与专业引导,让我得以反思自己目前在非虚构类文本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出发。我会继续努力,以新课标为帆,以持续学习力与思考力为桨,坚定航行在英语教学的广阔汪洋上。
转自:“南海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