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
宝城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笔耕不辍 研无止境
以生为本 动为中心
为落实宝安区教育局关于教研工作“四化”要求,积极响应教科院提出的尽快实现“万名教师晒好课”的工作目标,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宝城小学数学科组于2023年5月12日上午开展了主题为“核心问题引领下的‘生·动’数学课堂”的专题教研活动。活动包括课例展示、现场说课、课例点评和专题讲座四个环节,龙川丰稔中心小学的十多位老师们一起参与活动,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还特别邀请了特级老师柳萍为本次活动做指导点评。
“生·动”课堂教学汇报
本次活动是在“核心问题引领下,搭建会想、能动、善说的常态课堂”基础上的又一次尝试和提升,希望在“以生为本,动为中心”的理念下,创建“学习态度主动+学习过程悦动+学习效果灵动”的“生·动”课堂,这是我们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课例展示:认识时间
陈菁虹老师课堂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真实情景展开,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间。认识时间从认识钟面开始,学生自主发现钟面上的信息,知道时针与分针的长短关系,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时与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小组讨论并表达认识具体时间的方法。陈老师用对比方法突破难点,如:让学生分别拨8:45和9:45以及9:15和9:45时,将分针与时针之间进行比较,体会不同时间表示方法的千差万别。陈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注重学生语言清晰表达,从小就培养了学生的会观察、会理解、会表述的数学核心素养。
宝城小学数学教研组
依标扣本 精准研习
课例展示:三角形内角和
徐勤兴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充满乐趣,从课前的小游戏到课中多种方法验证到课后的巩固练习,无不体现了徐老师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徐老师的研究从特殊直角三角形延伸到一般三角形,从量算结果的细微区别引出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并验证,在撕拼和折拼的过程中紧扣学生思维碰撞和素养养成,学生在兴趣与智慧中潜行,在思维与素养中跃动。
宝城小学数学教研组
依标扣本 精准研习
说课:认识时间
黄丽芳老师说课的题目是《认识时间》,她认为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入法”、“观察发现法”、“操作实践法”进行教学。教学中,通过“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情境导入新课,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看、议、想、说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逐步形成概念,再让他们动手操作、交流,巩固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交流中学--交流中思考”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时间,真正认识时间。并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说课:三角形的内角和
叶坤胜是龙川丰稔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本学期他到宝城小学跟岗学习。他从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特色七个方面来展开说课。本课通过量、剪、拼、折等操作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他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色:(一)两次设计教学冲突,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反思精神;(二)动手操作,体验多样化验证方法;(三)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宝城小学数学教研组
质量分析 以思促教
课例点评:
构建多元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
——以《认识时间》为例
钟志华老师认为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多元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本课创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生活情境,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12个数字、大格、小格及时、分的关系:1时=60分。通过对比辩析,动手操作,突破易错点。本节课陈老师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宝城小学数学教研组
巧用多维探究,促进深度学习
——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
吴晓燕老师认为这节课紧贴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推理、验证、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徐老师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直观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其课堂教学主要有如下特色:创设情境,孕伏探究;有效猜想,引发探究;验证猜想,多维探究;精设练习,拓展思维。
本节课运用“设置冲突--猜想---验证--应用”等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多维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掌握思维方法,发展数学素养。
微型报告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生·动”课堂实施路径研究
活动主持人缪小明老师回忆此项活动的研究历程。从1.0版本:核心问题引领,搭建会想、能动、善说的常态课堂的研究到现在2.0版本:“核心问题引领下的“生·动”课堂研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一言堂”或“满堂灌”,而是自觉体现“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操作活动为主线索的“活动课堂”,自主生成获得的“灵动课堂”的理念。他阐释了“核心问题”的来由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总结出“生·动”课堂的实施路径主要有:(一)顺应儿童认知特点,用核心问题导引“知识理解”;(二)聚焦数学学科本质,用核心问题导引“能力迁移”;(三)关注知识自主生成,用核心问题导引“思维创新”;(四)建构能力发展体系,用核心问题导引“素养形成”。
专家点评
柳萍老师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宝城小学数学科组的老师们专业素养高、学习态度好,是一支有干劲、团结向上的科组队伍!同时柳萍老师以鉴赏家、批判家、建筑家三个身份对参与本次活动的授课老师、说课老师和点评老师给予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她引导老师们从学生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中观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促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
龙川丰稔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本次教研活动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宝城小学的各位领导非常重视教学教研工作,宋雪书记、胡迎春副校长、办公室祝守宏主任、教学处覃焕家副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宋雪书记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数学科组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期待。
“生·动”数学课堂研究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