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动态】聚焦体育素养 共促体质发展——记2023年瑞安市小学体育评价研讨活动
2023/5/24 16:35:35 阅读:96 发布者:
2023年5月5日和9日,瑞安市小学体育评价研讨活动在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潘岱小学和湖岭镇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研究我市体育测评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并为即将全市开展的小学体育学科素养考核做准备。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吴向东老师,小学体育监测组张磊等二十多位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01
马鞍山实验小学
5月5日上午,监测组来到了本次研讨活动第一站马鞍山实验小学,听取了该校黄兆冲副校长作的《体育学业评价的校本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他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校本化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体育学业评价的看法,指出了学业质量带来的学习评价理念的转变。
讲座结束后,监测组针对瑞安市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标准,随机抽测了该校五年级两个班级学生,考核了50米、25X2往返跑、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四个项目,并检查了该校全体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和评价数据。最后参会人员在吴向东老师的组织下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检测标准微调的幅度及瑞安市检测需关注的若干建议。
02
解放路小学
5月5日下午,监测组来到了解放路小学,首先由该校朱坚尖老师展示一堂室内公开课《体育健康教育:爱护眼睛—预防近视》,整堂课结合近两个学期学校视力健康检测数据,指导学生科学判断是否真近视,通过分析近视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关注并重视近视问题,并分组合作探讨出预防近视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展现了不一样的体育课堂。
接着监测组对该校全体体育教师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教案、评价数据等进行了检查,并做了反馈与指导。随后,监测组随机抽取了五年级一个班进行模拟测试。根据学校场地环境,选择了25x2米往返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为本次测试项目。为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各监测场地采用封闭式管理,组织严谨、有序规范,全班学生按学籍名单顺序15个一组按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25x2米往返跑顺序进行测试,每组测试完成后由监测人员当场记录成绩,再整理导入监测系统统计分析数据,自动化评分,为科学地评价小学生体育素养情况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样本。
结合测评结果和测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反馈出来的日常体育教学现状和问题,教研员吴向东老师建议学校继续践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体育实践新的路径,立足学校实情,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分批多次举办各类赛事和素质运动会,实现课堂教学向内生长,课内外体育活动向外生发,合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03
潘岱学校
5月9日上午,研讨活动来到了第三站潘岱学校。该校孙权权老师上研讨课《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跳过不同高度和远度的障碍》。立定跳远是检测项目之一,孙老师严格按照新课标“七个一”的要求进行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利用体操垫和小栏架,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听课老师们或认真记录、或若思若悟、或交流讨论,孙老师扎实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监测组还随机抽测了五年级一个班级,抽测内容为50米、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3个项目。监测组成员集中会议室,点评本节研讨课,并对潘岱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完善的建议。
04
湖岭镇中心小学
5月9日下午,监测组来到本次活动的第四站湖岭镇中心小学,首先由该校朱立民老师和五年级三班学生进行的课例展示:水平三《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球的练习方法3》,朱老师以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练习,通过变化练习方法、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练习的趣味性与小组合作能力。整堂课以围绕“运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单一练习为核心,不断丰富组合练习,拓展难度边界,使学生能够在“运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基础之上增加接球、投篮等组合技能的运用。
随后评价组随机抽取了五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模拟测试。测试完毕后,大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研究促发展,以评价促提升。通过这次研讨活动,使评价组成员对做好今年瑞安市体育学科学业质量监测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对体育素养测评内容选择、流程运作、标准制定、人员培训、结果反馈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多维度完善了体育测评体系,为顺利完成接下来的素质评价监测打下坚实基础。
瑞安市小学体育素养评价自2013年课题出发,经过八年多的局部研测与实践,最终推出评价方案。多年来,在体育教研员吴向东老师带领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测试到走向系统测试,教师从会上课走向上好课的过程。但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研究、细化评价标准,全面推行学业评价,授学生以“渔”,运用“渔”的方法,提升学生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深化,研讨一直在路上。
来源:瑞安体育教研
转自:“温州中小学体育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