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双新”课堂教学,落实方法学以致用——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汕头)举办古诗鉴赏专题研修活动

2023/5/24 11:44:53  阅读:175 发布者:

聚焦“双新”课堂教学

落实方法学以致用

汕头语文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粤教教研函〔20224号)精神,扎实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汕头)走进基地学校开展专题研修活动,2023515日下午,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汕头)在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开展了“双新”背景下的古诗比较阅读鉴赏的教学研修活动。

基地学校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高中部语文学科周丽丽老师执教题为《读一座城,品一种情,懂一个人——<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的公开课。周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首先,周老师以“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理论,带领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比较两首词作中音韵与情感基调之间的关联;其次,周老师介绍了“置身诗镜,缘景明情”的诗歌理论,并让学生梳理、分析、比较两首词作在意象选取与组合上的异同,进而体会两首词作中诗人对城市情感态度的差异;接着,周老师以“知人论世”的诗歌理论为指导,向学生提供知识支架,引导学生理解两位诗人笔下的城市呈现不同风貌的意图,并比较、归纳两首词作中情感的异同;最后,周老师设计了一道题为“‘盛世华章’和‘灾难美学’哪一个更具价值”的辩论题,加深学生对两首词作中家国情怀的理解。

课例展示完毕,周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强调“教考结合”与“新旧教材衔接”对自己的启发意义。参与评课的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

基地成员、汕头市华侨中学肖钿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这堂课符合诗歌群文阅读的逻辑,方法归纳简洁明了、由表及里,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把握古诗鉴赏的方法;此外,周老师设计的五个探究问题,由浅入深,每个问题都能精准地进行情境化设计,让学生能够结合文本进行归纳、小结。在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之,整节课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有深刻的探究性,不刻意执行“三新(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但处处体现“三新”思想,不落痕迹地落实了“教考结合”。

汕头市潮阳一中吴承林老师认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诵读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古人读诗讲究诵读,讲究音韵,周老师在授课时提到“平水韵”、“庚同韵”等比较深奥的知识,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譬如用潮汕方言来帮助学生去感受韵律,因为潮汕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代音韵的发音。

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马楚卿老师认为,《望海潮》和《扬州慢》以群文比较阅读形式呈现,符合近些年的考核趋势,很好地实现教考联接,也处处体现“双新”特色。这节课有以下亮点:第一,诗歌鉴赏中以诗歌理论引路,有序地指导鉴赏,让学生不只是鉴赏了这首诗,还能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以此类推,实现迁移。第二,注重朗读美读,还原诗歌的音韵美本质,也利于记诵,助于理解。第三,意象鉴赏环节示范引导分析意境的特点,以四字词语或成语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懂得意境特点的概括,理由阐明则印象更为深刻。总之,这节课各个环节很好地落实了鉴赏各种方法各个步骤,体现了课堂中以教材为例子,实现能力迁移的教学价值。

汕头潮阳林百欣中学林秀真老师认为,周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这节课亮点很多。比如亮点一,周老师打破传统教法,巧妙地抓住两首诗歌涉及的“城”,进而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感悟分析诗歌的情感,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先入为主地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进而体会情感。亮点二,周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涉及的同类意象时,以用形容词填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的思维碰撞中自然生成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亮点三,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热烈,老师引导适当,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汕头市潮阳南侨中学杨燕如老师则在认可了其他老师评点内容的基础上,肯定了《望海潮》和《扬州慢》这两首词在“家国情怀”方面的探究与拓展,符合当下高考立德树人的价值观要求。

最后,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学科教研基地(汕头)主要成员、汕头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李庆生老师对本次教学研修活动进行总结。李老师肯定这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双新”要求,感谢各位参与教学研修活动的专家、老师,同时,也呼吁各位老师关注“教考结合”,重视对教材文本的研究。

转自:“高中语文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